七一社区        注册

深入基层锻炼服务农民群众

农业部党校2013秋季学期处级干部进修班教学实践活动日记摘登

2013年12月11日14:17   来源:农民日报

原标题:深入基层锻炼服务农民群众

  究竟是种地还是打工

  王生

  在田东县林逢镇平洪村,我们与一位年轻农民就回乡务农与外出打工问题进行了交流,初步了解到农民特别是年轻农民对种粮的一些想法。

  这位年轻农民姓黄,家里共有5口人,本人与父母在家务农,弟弟、妹妹还在上学。据他介绍,今年全家共种了20亩水田,耕种方式为两季水稻、一季秋冬菜,地里农活常年不断,非常辛苦。从收入情况看,水稻收入约3万元,番茄收入约4万元,其他秋冬菜收入约1~2万元,全家年收入8~10万元。作为农村孩子,小黄毕业后曾经在广东东莞打工,工资虽然不断增加,但在城市的花费较大,每年所剩纯收入也就1万元左右。到底是回家务农还是在外打工,他本人的观点是如果外出务工能够在企业管理岗位或高技术岗位上工作、月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则一般不会回村务农。

  在调研过程中,村干部对我们说,农村孩子毕业后(不包括大学学历)在没结婚之前肯定要外出打工、开阔眼界,结婚后如果家里地比较多或者在当地就能找到不错的工作,则大部分青壮年会留在村里,一方面收入不会明显减少,同时也照顾了家庭。因此,从长远看,农村青壮劳力是安心务农还是外出打工,关键是家乡务农务工收入能否超过外出打工净收入。从农业角度看,随着土地流转的不断深入,在农村形成了一批以青壮劳力为主的种养大户,其特点是综合素质较好、占有农业资源较多、农业专业化水平高,家庭年收入一般都稳定在5万元以上,生活比较富裕。

  11月10日星期日田东晴

  “甘蔗剥叶”费时费力

  韩汉博

  田东县林逢镇林驮村是一个传统的甘蔗种植村。今天,我们在村民黄大哥的带领下,到他自家的甘蔗地里砍甘蔗。黄大哥家有4口人,女儿已经出嫁,儿子常年外出打工,家里种了近10亩甘蔗。

  据了解,甘蔗种植过程中要两次剥掉叶子,这样才能促进甘蔗的生长。但现在已经快到甘蔗的收获期了,黄大哥的甘蔗田里还有一大片甘蔗连一次叶子都没剥过。接过黄大哥递来的专用工具,在示范了一次后,我们开始剥起了甘蔗叶。蔗叶是左右两边朝上长的,由于剥叶刀设计成“S”型,在剥叶时,免去了过多地移动身体和刀片的角度。即便这样,剥掉一株甘蔗的叶片,也得来回上下剥四次。不知不觉,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我们仅仅剥好了一小片甘蔗,一根根甘蔗或青或紫,犹如一位位站得笔直的卫兵,顶端留下的几片嫩叶昂着首,更显生机勃勃。黄大哥介绍说,剥甘蔗叶是一件很费时的工作,由于蔗叶两边都是锯齿状,非常锋利,因此在剥叶时还要全身包裹,避免被割伤,所以一人一天一般只能剥2分地的甘蔗叶。

  经过亲身体验,我们也切实感受到发展现代农业,在强调规模化经营的同时,不能忽视提高机械化水平,把大量的劳动力解放出来。就甘蔗种植来说,农民算的经济账中,由于机械化水平还比较低,人工成本占了整个甘蔗种植成本的一半左右。在种植、管理、砍收等各个环节,仍没有适用的专用机械,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如果甘蔗的机械化水平得不到大幅度提高,在推进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种植后,也难以实现规模化的种植效益。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吴斌、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