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星期二湄潭阴转晴
坚持湄潭的改革精神
李雪
我们对湄潭县的调研即将结束了。10天来我们听到最多的词汇是“改革”。作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湄潭的农村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7~1993年,以稳定承包经营权、完善农业基本经营制度为核心的农地使用权制度改革——首创了“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模式;第二阶段是1994~2008年,以减轻农民负担、完善基层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土地税赋制度改革——探索“均衡减负,户户减负”路径;第三阶段是2009~2011年,以健全土地产权制度、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为“抓手”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推动“确权赋能,城乡协同”发展。从1987年开始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分了几批共几十个县(区),为什么湄潭能够作出这么多的成绩?什么样的精神是我们应该坚持和发扬的?
万众瞩目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已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重要部署,下一步关键是落实。要把改革真正落到实处,湄潭精神必不可少:一是坚守的精神。湄潭农村改革坚守了25年,他们认准目标和方向就不断去追求,咬定青山不放松,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推进。只有坚守,才有出路。二是创新的精神。湄潭的改革从来不缺创新的精神,改就是完善,革就是破旧立新,要突破条条框框,必须要有冲劲、闯劲,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三是发展的精神。通过这段时间与湄潭县各级领导的接触,我们感受到了他们追求发展的强烈愿望,领导和群众在谋发展、想发展,在加快发展和推动发展上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这就是改革的动力。四是和谐的精神。调研中可以感受到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湄潭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
11月6日星期三田东晴
“农民技术员”黄有德的梦想
华国雄
今天是深入广西田东县开展基层调研的第一天,采访了一位热心人。他叫黄有德,是祥周镇仑圩村的一位种粮大户,也是乐于为老乡们服务的“农民技术员”。
黄有德今年58岁,家里老小共有6口人,除了村里分的9.2亩责任田,还流转租种了60多亩旱地,是一个小有规模的种粮大户。从上世纪80年代起,他就是村小组的生产队长,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很懂农业技术,算得上附近小有名气的“明白人”,干了25年的庄稼活,种田早已是行家里手,谈起生产技术如数家珍。
仑圩村的气候、地形等资源条件适宜水稻制种,为了帮助老乡们致富,黄有德打起了水稻制种的算盘。在他牵线搭桥下,广西农科院与村里签了160亩的水稻制种合同,由农科院提供制种亲本,按照规定的技术路线,统一制种、统一管理、统一回收。黄有德从农科院学到技术,为老乡们提供全过程的指导服务,保证制种的质量和产量。仅此一项,就帮助老乡们增收24余万元。
为了帮助老乡们选择应用良种,他自发组织农户建立了26亩水稻新品种展示田,通过集中展示示范,让老乡们知道哪个品种好,哪个抗病、抗倒伏。为了帮助老乡们掌握水稻生产技术要领,他在田间设置了小黑板,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浇水、施什么肥、打什么药等,都标得一清二楚,成为老乡们种田的“科技指导书”。
黄有德所做的工作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这使他感到很欣慰。临近采访结束,黄有德给我们说出了埋藏已久的心声,希望自己所做的工作得到乡镇的认可,评为一名光荣的“农业示范户”,这是他心中一直以来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