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普通公务员没给义乌聘任制公务员的高薪点“赞”——

焦点关注:想挣钱 别来当“小”公务员

现行公务员体制人满为患,缺乏流动与退出,影响了效率的发挥;相关利益的固化,肌体逐渐呈现僵化、刻板、官僚。只有改革,才能真正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贪者究。

2014年05月13日15:24   来源:工人日报

原标题:【焦点关注】想挣钱,别来当“小”公务员


 

李法明 绘

义乌招录聘任制公务员高薪30万~60万元,最近再一次刺痛了公众对于公务员职业艳羡的神经。不少人认为,这可能是公务员涨薪的一个信号。同时爆出的深圳3000多名聘任制公务员进入之后无辞退的新闻,也让人担忧聘任制公务员改革如同之前的“政府雇员”制一样失败,从“瓷饭碗”又变回“铁饭碗”。

现行公务员体制人满为患,缺乏流动与退出,影响了效率的发挥;与此相伴生的相关利益的固化,一些单位、部门往往成了个别人的利益园地,肌体逐渐呈现僵化、刻板、官僚的一面。眼下,几乎无人否认公务员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不少专家也认为,建立弹性进出制度,以及与之相关的考核制度,才能杜绝公务员养尊处优,素位尸餐的懒政现象,才能真正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贪者究。

因此,从薪酬、辞退等单一角度观察作为改革试点的聘任制公务员,是否会一定程度上歪曲这一改革本身的善意?本报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比较“惹人艳羡”的国家机关普通公务员,他们认为高薪对大多数公务员来说目前不太现实,并未给聘任制公务员推广点“赞”。

从上而下层层桎梏

今年38岁的李晓是建设领域国家某部委的一名副处长。

他曾经在中外多个知名建筑工程企业工作,后来到一家研究所下属国有企业。因为和该部委有业务往来,他在了解到公务员工作性质后,认为自己具有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再去做公务员,从事规划和设计工作,会做得比“毕业就进办公室,拍脑袋做决策”的人好,“对工作、对自己职业发展都非常有利。” 2005年,李晓的月收入已经过万元,而且在工作相对稳定的国有企业,前景看好。

他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后,经历了多轮面试。面试官大部分是原来在工作中多次接触的人,对他的资历和从业经验非常了解,评价甚高。据说当初这个职位招人也是因他而设,但他不认为这是黑幕,“我跟领导没有什么私人关系,因为确实需要一个我这样的人,在工作接触过程中他们认为我很合适”。

但是,李晓以总成绩第二落选了。

事后,李晓听说落选“不是资历和经验”的问题。这也是他第一次真实了解到了公务员内部存在的“潜规则”。

不服气的李晓再一次参加考试,这一次他终于如愿以偿。

然而进入公务员系统后,他才明白当初他看到的那些政府“不合理”设计规划方案,并非单纯是公务员职业技能的问题,而是缘于这种从上而下、层层桎梏的体制—— “任何一项规划出来都要层层审批,每个环节考虑的角度都不一样,而且你无法发声,最后出来的结果,和你最初的设计完全不是一回事儿了,但是你没有层层反驳的机会。”

今天的李晓,已经身在其中,完全明白了那种无法言明的苦衷。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