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刚刚从东边的山头露出脸,堆龙德庆县马乡设兴村新老“两委”班子成员就一道来到村办的红砖厂,边了解砖厂生产情况边实地交接工作。一辆辆装载红砖的卡车驶过,村干部们热情地与司机打着招呼。设兴村致富带头人、新当选的村委会主任次仁达瓦信心十足地说:“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了。这个冬天村委会至少要为群众做一两件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只有这样,群众才会相信我们,支持我们。”
截至10月31日,包括设兴村在内的拉萨市267个村(居)全部一次性完成选举,共产生新一届村(居)“两委”班子成员2214名(含下派干部398名),群众测评满意率达到99%,整体实现结构换优、能力换强、人心换齐、面貌换新,一大批思想政治强、科学发展能力强、服务群众能力强的优秀人才进入村(居)“两委”班子,为农牧区基层干部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
历尽夏桑,始得秋实。从今年2月份开始前期准备,8月初正式启动,到10月底圆满完成,根据中央精神和区党委统一部署,在全区村(居)“两委”换届工作领导小组的有力指导下,拉萨市委按照“标准不降、程序不减、职数不超、秩序不乱”的要求,把抓好村(居)“两委”换届作为全市阶段性工作的重中之重,精心组织,强化领导,统筹安排,扎实推进,取得了圆满成功。
强化“三个到位”,坚持“五个先行”——周密部署,上下联动整体推进
拉萨市委、市政府坚持从建强基层组织、夯实基层基础、巩固党在拉萨的执政根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推进拉萨市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高度出发,对换届工作高度重视,周密部署。
责任落实到位、工作指导到位、思想发动到位,这“三个到位”,有力推动了换届工作的顺利进行。
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层层分解任务,层层传导压力,全市形成了党委领导、组织部门牵头主抓、民政等部门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 各县(区)、乡(镇、街道)层层成立换届领导小组,县(区)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作为“直接责任人”,亲自安排部署、直接狠抓落实。采取市县两级选派指导检查组、乡(镇、街道)派驻指导员的方式,对换届工作进行跟踪指导、全程监督,确保全市村(居)“两委”换届工作严格按照程序条件和法律规定组织实施。
思想决定行动。换届期间,拉萨市党员、干部群众对换届选举知晓率达100%,这归功于拉萨市对换届工作重大意义、选举程序、纪律要求等的广泛宣传,有效激发了党员和干部群众参与热情。针对部分村(居)干部换届前思想波动较大、工作积极性不高的情况,拉萨市采取个别约谈、集体座谈等形式,帮助疏通思想症结,克服不良心态,确保了思想不散、干劲不减、工作不断。
据统计,前期准备和动员部署阶段,拉萨市共计发放换届工作宣传资料91985份,张贴宣传标语2526幅,出动宣传车56台次,举办集中宣讲会768场次,进村入户宣讲覆盖率达到100%。
换届选举工作牵扯面大、涉及范围广,如何确保组织有序?
先行摸排、先行整顿、先行培训、先行储备、先行试点,这“五个先行”,把工作做在前面,就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自2月份以来,拉萨市组织专门力量,先后开展两轮摸排,准确掌握全市基层党组织数量、分布、结构以及发展变化等情况,扎实细致的摸排工作为顺利换届选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按照“分级培训、保证质量”的工作原则,拉萨市从市、县两个层次,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开展业务培训,对相关工作要求进行详细分解和说明,确保参与换届工作指导的县乡两级干部提前掌握工作程序、方法步骤、重要环节和重点任务,明确了换届工作的“路线图”和“指南针”。
“整顿不达标、换届不进行。”拉萨市换届准备工作的重要一环,就是紧密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
围绕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拉萨市先后调整村(居)“两委”班子成员53名,从乡(镇)机关干部、驻村驻寺干部、大学生村官队伍中选派26名优秀年轻干部到软弱涣散村(居)担任党支部书记。同时,针对村(居)“两委”班子和党员干部中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违法违纪行为,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
先行储备干部,为换届选举工作提供了队伍保障。通过民主测评“推”、驻村干部“荐”、走访座谈“挖”等形式,全市各级党组织共培养村级后备干部1957名,其中致富能手213名、外出务工经商人员107名、复员退伍军人32名、“网格化”网格长168名、先进“双联户”联户代表369名、返乡大学毕业生4名。
拉萨市委从城区、农区和牧区三种不同类型村(居)的差异性出发,把具有代表性的城关区当巴社区、达孜县樽木采村和当雄县堆灵村作为全市换届先行试点,强化督促指导,为换届工作的全面铺开进行有益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