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北京成立区域协同发展领导小组 常务副市长李士祥担任组长

对服装物流等部分产业拟提出限制性政策

2014年03月27日07:52   来源:新京报

原标题:北京成立区域协同发展领导小组

【对话】

对话人物: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保军

北京“减肥”要设负面清单

新京报:京津冀一体化中,北京应如何“减肥”?

杨保军:应该学习上海自贸区的做法,设立负面清单。我们过去习惯了要做什么,很少考虑不做什么。应该拉出一个负面清单,里面涵盖了不希望出现的产业,相当于设置一个门槛。

新京报:可能会有些企业在负面清单内,但它们已经在北京发展多年,如何让它们迁出去?

杨保军:这其实是空间政策的概念。北京可借鉴此前美国的经验,利用税收手段,一方面疏散北京过于集中的功能,一方面又能带动区域发展。

新京报:怎样利用税收手段?

杨保军:比如同一行业,在北京可能征30%的税收,而到廊坊,则征10%的税收,让企业自主选择。如果征30%的税收,企业还能有营利,那留在北京也没问题,企业自身也会更加节约和高效。

北京出台限制性措施的同时,周边出台一些鼓励性措施。这样一边推一边拉,实现功能疏解。

新京报:具体来说,北京可以做哪些?

杨保军:首先在疏解方面,除了刚才提到的企业之外,一些行政机构的职能也可以进行疏解。当前我觉得北京新机场可以作为一个突破口。可以利用建设新机场的建设契机,把高铁引到枢纽站,跟上海虹桥机场一样,高铁、机场、地铁零换乘。高铁引进后,东三省的起点就不要放到北京南站,而是放到新机场,然后在南站建设一条线路直通二机场。通过高铁,把各省贯穿,效率会更高。

交通枢纽完成后,把一些部委机关的服务窗口搬过来。

【个案】

京企怀来置地扩建厂房

开车从上地产业园出发,走京藏高速,到河北怀来东花园。

70公里,近一个小时的车程,这条路线,杨哲红每周要跑两三次。

杨哲红是北京科力恒久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之一。频繁往来,是因为公司在怀来开设了全资子公司。目前一期厂房10367平方米,计划6月投入使用。

科力恒久2001年在中关村科技园区注册成立,是一家生产电力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在上地厂区,公司有几千平米的厂房。不过,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车间面积已经无法满足需要。公司研发生产的5类产品中,厂房只能容纳两类产品的生产线,一些成品发货前只能暂时存放在院子里。

2011年,杨哲红开始为公司寻找新的厂址,北京郊区曾是她的首选,因为离得近。

海淀永丰、昌平、怀柔、密云……一圈跑下来,永丰2011年工业用地单亩价格超百万元,密云也需要50多万元。“太贵了。”杨哲红开始在北京周边寻找合适的地方。

刚好一次到怀来考察,她发现这里价格优惠,基础设施也相对成熟,“尽管当时周围都是村庄,但我们认为有好的前景。”

她认为,随着京津冀合作的进一步加深,河北等地的基础设施、商业配套会更加完备。一番考虑之后,公司在河北怀来新城工业开发区购置土地72亩,建立科力恒久智能开关产业园。购地价格,远远低于北京远郊区。

对于产业园的功能,科力恒久已经规划完毕。北京的厂房主要经营两类产品,其他三条生产线全部放在怀来的新园区。“新园区建好后,公司会开通班车,方便部分职工在两地上班。”

“北京作为行政中心,部委的功能分两块:核心决策功能是不能搬迁的,要留在北京。而服务功能,则可以通过建立办事大厅,让各省办事人员下高铁或者下飞机就能直接办理。当前各省来京办事效率为什么低?一是机关分散,一个一个部委去很费劲;二是交通拥堵。”——杨保军(记者蒋彦鑫)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丽娜、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