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正确理性看待基层干部

“树立基层干部良好形象”研讨会发言摘登

2014年01月03日14:07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原标题:正确理性看待基层干部

编者按:为配合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广大基层干部转变作风、服务群众,由光明日报社主办的“树立基层干部良好形象”研讨会日前在京举行。在分享优秀基层干部事迹的基础上,与会专家、媒体人士、基层干部、群众代表,围绕时下基层干部被污名化的现象展开研讨,共同探寻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有效路径。

本报今天推出专版,刊登部分发言摘要。

专家谈

基层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

全国党建研究会会长 虞云耀

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的重要性,可以用经常讲的三句话来表达。第一句话: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第二句话: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第三句话: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

基层干部是基层组织的主心骨和带头人。他们是党在基层的执政骨干,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领导者、推动者、实践者。基层干部又是党的形象的代表,基层干部的素质作风越好,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就越好、威信就越高。

一段时间里,我们的基层干部被污名化、甚至妖魔化。这既不符合客观事实,严重损害了广大基层干部的形象,又挫伤了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干扰了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以纠正。

我们应当看到,基层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同时也要客观地看到,不少基层干部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缺少本领和能力,还有一些基层干部存在办事不公、方法简单、作风粗暴等问题,有的甚至违法乱纪。正确地理性地看待基层干部,就要理解他们、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帮助他们。我有三点建议:

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着力提高他们的素质,增强他们带领群众发展各项事业、实现共同富裕的本领。认真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要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更加重视基层,注重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树立良好的用人导向。加大选拔优秀村干部进入乡镇公务员队伍的力度,同时拓宽乡镇干部上升的通道,县一级领导干部应当主要从优秀乡镇干部中选拔产生。要制定和落实激励关怀基层干部的政策措施,激发调动基层干部扎根基层、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要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多宣传报道基层干部的正面形象,全面反映基层干部的思想、工作、生活等真实情况,对那些不顾事实、故意抹黑基层干部形象的做法要坚决加以制止。

基层干部工作做得越来越好

中央党校报刊社社长兼总编辑 谢春涛

近年来,基层干部被污名化、妖魔化的问题比较突出,这不光对广大基层干部不公平,还会损害党的执政基础。我想结合四个案例提点建议。

第一个是南京市社区党组织、村党组织换届采取的公推直选做法。他们的书记都由党员直接选举产生。有一位从区里到社区工作的同志说,他年纪轻、学历高,如果选不上书记压力会很大。但是,选上后他压力更大,因为要兑现自己的承诺,否则会失去支持,想发展更无从谈起。我认为通过公推直选的基层干部,肯定会善用权力,否则对他自己不利。

第二个是上海市一个社区做群众工作的经验。有一次经合组织的一个会议在上海召开,上海市要求从会场到机场沿途的居民把窗户关上。有一家社区住有很多外籍居民,为争取他们支持,基层组织把服务工作做得无微不至,居民需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都沟通得清清楚楚,大家都愿意配合。所以基层干部做事也要讲方法,争取群众的支持。

第三个是浙江金华一个村的村民监督委员会。这个村经济发展不错,但过去老百姓对村干部不信任,怀疑账目不清楚。后来在县里的帮助下,这个村通过选举成立了村民监督委员会,对村里的事务进行监督。比如说村委会主任招待客商吃一顿饭花了200元,就需要村民监督委员会主任签字才能报销。其他重要事务更是离不开监督委员会的参与。有了这个委员会之后,老百姓也不再怀疑了,经济事务、干群关系都处理得非常好。

第四个是某县的新任领导干部财产公布事宜。该县一名女同志大学毕业后在乡镇工作了5年多,后来参与竞争团县委副书记职位。她公布了财产,没房没车,一个月全部收入4千元。数字公布后,网民发现县里公务员工作辛苦、收入也不高,对他们的工作有了更多支持。

通过这些案例,建议媒体加强报道各地工作创新、制度创新的成功经验,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制度越来越规范,基层干部工作做得越来越好,逐渐改善基层干部形象。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吴斌、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