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为先,不能流于形式
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是培养选拔好干部的根本要求和重要保证
记者:从哪些方面去具体考察干部的德?德的标准有没有具体化?
赵向东:对干部德的考察,是干部考察工作中的基本程序和关键环节。主要包括干部的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具体到标准,就要将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进行细化,设定党性坚强、廉洁自律、团结协作、作风正派、爱岗敬业、克己奉公、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家庭和睦、邻里互助、诚实守信、遵守秩序、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具体指标,每个指标赋予一定的分值和权重,进行量化考核,使“德”的考核由虚变实、由粗变细、由软变硬。
而如何把干部的“德”考准考实,关键是如何把一个干部八小时之外的德行情况摸准看清。就是要克服“清官难断家务事”,干部的“家长里短”是其个人的隐私,在干部考察时对其工作之外的“私人空间”不便问、不宜讲、不好谈的问题。避免干部“德”的考核出现盲区和禁区,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白培枝: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的贯彻落实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推进,一些领导干部因道德败坏、贪污腐败相继落马。从一些被查处干部言行不一、道德败坏的案例可以再次看到,在干部选任中如何才能把干部的德行品质“考准考实”,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选准人、用好人,确实具有重要意义。
像我这一次在提拔考察中,单位的表现,同志们有目共睹。而工作之外的表现,家人亲戚、街坊邻里、社区街道,包括生活圈组织上全要走访。要是品行不好、言行不一、道德败坏就很难过关。即便过了关,以后还有经常性的群众测评,德行不行,组织上随时都能调整撤换。
张晶:党员干部在参加社区公益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日常生活的情况,社区和居民都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这个干部平时怎么样,在生活中是个什么样的人,通过与社区和其他居民接触,大家都有个看法。一些居民说,原先只在报纸和电视上看过干部是怎么怎么好,怎么为群众服务。现在他们真的就在身边了,德行好坏是真让我们评判的,能不能当领导我们也有投票权。
德行好不好,群众考一考
考核干部要开门评“德”,延长考察线,扩大考察面,既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
记者:干部的德和“八小时外”延伸考察的方式方法有哪些?
赵向东:德的考察主要有三种方式:定期考察、任职考察、平时考察;“八小时外”延伸考察,主要采取个人报告、双重预告、民主测评、谈话了解、征询意见等六个方面。德的考察一般采取考察预告、正反向测评、个别谈话、深入核查、分析评价五个步骤。这些考察听起来绕口,却都是相互衔接的。就是要对干部开门评“德”,延长考察线,扩大考察面,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
从另一个方面说,由于“德考”难考所带来的困境,虽然不能保证每个选任出来的干部都具有很高的德行水准,但我们仍拥有足够的民主和制度手段阻止其利用权力谋私利。事实上,只要这些民主制度措施在实践中真正落实到位了,干部就会按照人民的意愿掌好权用好权,进而做一个德行高尚的人。
白培枝:像社区参评,建立了“百分制”积分量化考评制度,对我们在职党员实行“五星级”评选。而群众测评中,每半年社区党组织要组织小区业委会、居民代表、服务对象对党员干部做出评价,结果在社区公布,并向其所在单位党组反馈,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所以,每个人都非常在意。
张晶:对来社区报到的党员干部来说,我们与他们由不认识到了解,从陌生到熟悉。他们来亮身份、亮承诺、亮业绩,我们来日常考核,加上平时的活动,群众对他们也有所了解。现在最大的变化就是,参加社区公益文化活动的人多了,打麻将的少了,就连夫妻吵架,也要看看影响不影响邻里,影响不影响自己作为党员干部的形象。这样一来,干部八小时外的考察,群众就有发言权,且比较客观。因为大家都知道他是什么人,做什么工作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