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如今在干部年轻化的大潮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干部队伍中脱颖而出。他们中大多数凭自己的才能和实绩,按规定提拔;但也有一些人的“破格晋升”靠拼爹拼妈,受到公众的质疑。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27岁的徐韬。就在几个月前,他还毫无疑问属于体制内的成功范本。
这个1985年出生的年轻人,在过去的5年换岗7次,工作10个月就被提拔为副科级干部,担任正科职务一年半就晋升副处级。“他的仕途看似眼花缭乱,实则每一步都精心安排得合理而科学,踩在了点子上。”知情人士曾这样评价。
可年轻的徐韬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一帆风顺的仕途被一个网帖改变了。
破格 经得起质疑
今年3月1日,有网帖质疑湘潭县副县长徐韬一年半时间完成从正科到副处的晋升,期间还在湘潭大学攻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湖南省有关部门组成调查组对此进行调查。
让网友们揪住不放的,在于他的家庭背景。
据资料显示,徐父曾任湘潭市某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徐母曾任湘潭市某区检察院副检察长。虽然没有证据直接表明,父母在徐韬的“破格提拔”过程中有过帮助,但许多网友质疑,徐韬的破格提拔,是其父母影响力之下的“潜规则”。最终,在“没有发现人为操作、弄虚作假及其他严重违规问题”的调查结论之后,徐韬依然在5月7日被提名免去湘潭县副县长职务,按有关法律规定办理,按科级职务安排相应工作。
徐韬并不“孤单”。类似经不起追问的“火箭提拔”在近些年已非个案。一年前,同样发生在湘潭的“90后女副局长”事件已备受瞩目,而近几个月来“火箭提拔”更是屡被曝光。
不久前,山东金乡县鸡黍镇25岁女镇长韩寒被网民举报,称其升迁得益于父亲——济宁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韩东亚,“从科员到镇长只用了3年时间”。4月22日,韩东亚辞职。同一天,韩寒也辞去镇长职务。目前,济宁市仍在就此事进行调查。
时隔不久,网上一条“望江县惊现22岁团县委副书记”的信息又引起关注。举报网民称,年仅22岁的安徽望江县团委副书记常骏生,不到一年时间便从池州学院学生摇身一变成为望江团县委副书记。3天后,望江县公布了对常骏生违规任职的处理决定和免去常骏生任职的决定,免去其父常德的县编办主任职务,并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据媒体调查,在近年来被曝光的“火箭提拔”干部中,有不少人的父母或其他亲属担任领导职务。
提拔 不能有猫腻
公务员队伍年轻化,是当前的大势所趋。有活力、有创意的年轻干部,不仅党政机关喜欢,老百姓其实也十分推崇。
今年5月,曾有网友爆料称,我省龙游县“官员子女升迁疑现新例”,指现任共青团龙游县委书记的童舟,父亲是衢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童建中。对此,认证为“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委组织部”的“龙游先锋”在微博回应,童舟先后任团县委副书记、书记职务,均通过公开选拔方式任职,符合干部选拔任用规定。
回应还详细介绍了童舟参加团县委副书记和书记选拔的经过,称两次均经过笔试、面试、考察、公示等环节,且其最后均以综合得分第一名入选。在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衢州党建网和龙游党建网上,也有当时童舟历次考录的官方信息。官方虽然没有回应童舟与童建中是否是父女关系,但表示她的任职是符合规定的。
这样的回应,显然打消了众多质疑声。“会干事的年轻人,当然是越多越好。”一名曾在网上留言希望龙游“给个说法”的网友这样说。
症结显然就在这里。大胆选拔年轻干部,本身并不是问题,是否经得起推敲才是关键,尤其是“火箭提拔”不能成为官员子女的变相升迁。个别地方出现的变质变味的“火箭提拔”,让许多并不了解流程的百姓把年轻人“一棍子打死”。以致不少人一说起“破格”,就联想到背后是否有猫腻,以致一些无辜者也遭伤害。
“一些地方出现火箭提拔,说明我国目前执行的公务员回避制度及其他相关监督管理制度,在执行中存在漏洞。”一位长期在基层组织部门工作的工作人员说,《公务员法》规定的回避,是指为防止公务员因个人利益和亲属关系等因素对公务活动产生不良影响,而在公务员所在职务、所执行公务和任职地区等方面做出一定的限制。但由于缺乏法律制度的硬性约束,一些“巧妙”地规避了回避制度。如“我的孩子在你那里,你的孩子在我这里,大家心照不宣,都是一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