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组织人事

干部作风咋考准考实?

2013年04月24日15:53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作风考核群众“说了算”

考核干部作风,不能自说自话、自我评价,要让群众来监督、来评价。

一是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健全信息发布制度。加大公共事务公开力度,准确及时地向社会发布各类信息,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为实施监督奠定前提条件。二是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工作透明度,寓监督于管理之中,创造条件让群众更有效地进行监督。三是尊重群众的表达权力,主动接受批评和建议。要建立一种机制,形成一种行之有效的制度,以保证群众对干部的评价、监督。

怎样让干部乐于接受群众监督?一是通过制度性的绩效考核,对干部的“作风绩效”进行量化管理。通过制度性的绩效考核,从生活作风和工作作风两个方面形成科学的、客观的、可量化的、公开透明的标准体系,让群众来评判。二是加大干部竞争上岗的力度,通过演讲、答辩,使他们公开向群众承诺,接受群众的监督。

——河南省公务员局 常江伟

把作风放到网上“晒一晒”

评价一个干部的作风好坏,相比实绩考核这种“硬指标”而言,准确度难以把握,通常是“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难以定论。其实,无论干部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还是生活作风,不妨也学学“三公经费”,把干部作风放在网上“晒一晒”,让社会舆论和广大群众来“评头论足”。

比如,在官方网站开辟“干部作风专栏”,定期把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近期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情况“晒”出来,主动邀请社会媒体、“两代表一委员”以及普通群众来参与监督和评判,重点看公示的作风情况与平常看到的真实作风相比,是否与干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相符,特别是群众发现的一些作风问题。如果没有在公示内容中体现,群众可以向纪委监察部门反映和举报,并将群众反馈中查证属实的有关情况作为考核干部作风的重要依据,直接与干部选拔、任免、考核等挂钩,让作风差的干部害怕“晒”、作风好的干部经得起“晒”。

——四川省华蓥市委组织部 彭云 王楠

作风考核从“绩效”入手

干部作风之所以难考核,究其根本,是对反映作风本质的“绩”和“效”缺乏客观的评判标准。解决好这一矛盾,必须把整体责任巧妙地转化为个体标准,依据绩效考评作风。

一是依据岗位职责和任职承诺,把干部任务目标量化分解成具体的考核指标。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能量化的一定要量化,无法量化的要提出具体的工作标准,明确时间、数量、责任要求,避免简单地依据个人述职、上报材料而评等定级。

二是以“效能”品鉴作风。在民主测评基础上,实行干部作风的动态巡查,把干部在工作一线、急难险重任务中的现实表现,作为考量干部服务“效能”的砝码。

同时,要充分运用作风考核成果,对任劳任怨、不图虚名、埋头苦干的干部,应大胆提拔、择岗使用,不让“老实人”吃亏,建立起良好的作风考核导向。

——吉林省榆树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王海瑛

(责编:杨丽娜、程宏毅)


相关专题
· 《中国组织人事报》
· 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纠正“四风”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