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组织人事

江苏常州干部竞争性选拔请社会人士参与

倾听·行进中的基层回声:官咋选 公众代表全程见证

记者  王伟健

2012年12月24日08:3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阅读提示

竞争性选拔干部,若只在组织部门内部封闭运行,容易引起各种猜疑。如何通过增加透明度,向社会公众说明干部选拔的公正性,是当下各级政府亟须研究的课题。

增加第三方到场监督,是不少地方都在探索的路子。有的集中在容易引起争议的面试过程,而江苏常州在竞争性选拔干部的全过程,都引入了公众代表。人选主要是社会人士,而排除了体制内干部,政府和民间沟通的意味更浓。不过,公众代表的作用不能止于见证清白,还应该有更细的制度设计,保障少数代表与更大范围内的公众有良好的沟通渠道,让公众代表真正成为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的实践者和维护者。

笔试、履历分析、综合面试,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副校长沈斌目前进入了“组织考察人选”阶段。与以往选拔不同,沈斌不仅要面对组织、专家的考量,还要接受公众代表的评判。

从9月中旬开始,常州市拿出17个副处级领导职位进行竞争性选拔,并面向社会公开征集30名“公众代表”全程参与。他们来自社会各界,有教师、律师、企业员工、医生、饭店经理、大学生,还有自由职业者。

主要面向社会人士

从67位报名者中随机抽出30名公众代表

“与之前常州开展的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相比,此次选拔有一些新探索。”常州市委组织部干部一处处长许伟树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选拔程序设计中,借鉴企业选聘人才的一些做法,进行多维度考察;二是首次公开征集‘公众代表’全程参与。”

按照公告,“公众代表”面向常州全市征集30名。这些公众代表需经过“自愿报名、资格审核、代表确定、媒体公示”等几个环节。

据许伟树介绍,一共有70人报名参加公众代表征集。9月28日,常州市委组织部将征集情况结果在网上作出公告。公告表明,70人报名,经过资格审查,有68人符合条件,其中1人因工作原因自愿放弃。

9月27日,市委组织部从67人里面随机选取了3人,由这3人在电脑里抽出30人。常州市公路运输集团职工张华云就是其中的抽签人。“组织部打电话说要我去抽公众代表,我觉得相关部门这回是认了真。”张华云说,当天上午,在常州市纪委相关人员参与监督的情况下,他与其他两人一起,“像摇奖一样”,每人通过电脑随机抽取10人,从67个符合条件的报名者中产生30名公众代表。“3个来抽签的人里面,其中1个人自己也没被抽上。”许伟树说。

这些公众代表来自社会各界,有教师、律师、企业员工、医生、饭店经理、大学生,还有自由职业者。“我们征集的对象主要是社会上的代表,而非我们政府机关单位,目的是和我们考官、纪检部门、人大代表等区别开来,提高社会的参与度。”常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杨琪说。

选拔干部关乎每个公民的利益,这样的尝试是保障公民的权利,值得鼓励。

——公众代表、江苏常强律师事务所律师  刘  虎

下一页
(责编:杨丽娜(实习)、程宏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