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郭舒然 任江华
2017年02月17日07:1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
江西上饶领导干部填写的署名推荐表。 |
![]() |
|
是官二代?父亲是乡村小学教师,母亲在家务农,直系亲属中并无官员;通过公开选拔上来的?未见该岗位相关公告……
2016年5月,41岁的张国梁走马上任上饶市城管局长,引起当地干部群众不小的关注。他此前担任园林局长,在城管系统15名县处级干部中排名第十四位,未任过城管局副局长,也不是局党委委员。
其实,这项任命看似打破常规,却又在情理之中。
一看工作业绩。城管工作复杂、艰难,在此之前,张国梁负责户外广告拆违、滨江公园绿化、沪昆高速上饶东出口改造等,一举解决了多年遗留的老大难问题。
二是得益于署名推荐的制度探索。2016年1月13日,作为分管领导,上饶市委常委、副市长廖其志署名推荐张国梁,在表上写下“人品端正,业绩突出,团结同志,执行力、战斗力、驾驭能力都较强”的评语,并郑重签上自己的名字。
2015年4月,上饶出台《上饶市干部选拔任用署名推荐工作的暂行办法》,建立了干部推荐工作署名推荐和责任追究制度。据统计,2015年,市委组织部共收到81人次领导干部交来的104份署名推荐表,已提拔任用60人;2016年,共收到101人次领导干部交来的213份署名推荐表,已提拔任用97人。
“一方面打开选人用人的视野,拓宽推荐干部的渠道,调动各方面举贤荐能的积极性,为优秀干部脱颖而出创造条件。”江西省委组织部有关处室负责人说,“另一方面明确责任追究,促使推荐主体负责任地推荐经得起组织和实践检验的优秀干部,实现事业健康发展、干部健康成长‘双健康’目标。”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当下,上饶市的这一探索,能否有助于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通过署名推荐选拔任用的干部工作实绩、精神面貌如何?
为何推
堵住 “后门”,打开 “前门”
2016年上饶市县乡领导班子换届期间,有组数据耐人寻味:2011年换届期间,收到将近300封举报信,而这次换届仅有60多封。
选人用人工作重要、敏感,涉及面广、影响力大,干部群众高度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根据党中央部署,组织部门严把干部选拔任用关,坚决整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
上饶市委副书记吴井勇,在《办法》出台时任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他告诉记者,“过去在干部使用上,跑门子、递条子、说情、打招呼等不正之风屡禁不止。如何通过疏与堵,既防止鱼龙混杂,又避免因噎废食,通过建章立制,把领导干部个人推荐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实行署名推荐制度后,领导干部想推荐干部的,必须到组织部领取表格,填写完毕后交回,再由相关干部科室按程序进行审核、向部领导统一汇报。即便是向组织部领导作了口头推荐,仍然要履行署名推荐程序。
广丰区公路局局长江波,长期在一线从事普通国省道、干线干路建设养护与管理执法工作。3年时间里,他带领干部职工把此前坑坑洼洼、状况不佳的广丰域内公路修了个遍,在市局考核中连续3年排名第一。经市公路局局长彭良善、局党委书记邱岩分别署名推荐,2016年12月,江波被提拔为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副总经理。
江波和几位老朋友,在县区都是正科,面临升迁“天花板”。往年换届,对于一些不正之风,大家难免嘀咕。江波的任用,也让他们看到了希望,打起了精神,“工作业绩组织上都看在眼里,江波没有背景,不跑不送,也到了副县级岗位。歪门邪道还是别走。”
“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的人被埋没,是制度出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之一。”吴井勇强调。
上饶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张保卫经历过多次换届工作,“这次换届风平浪静波澜不惊。一是打招呼、递条子的少了,封官许愿、跑风漏气、收买人心的少了,向党伸手要职务、要待遇的少了;二是信访量大幅下降,今年换届选举期间信访举报件比上次换届下降了78%。”
2015年以来,上饶先后成立了上投、上旅、交投等集团,在公司筹建和运行中,迫切需要一批财务、审计、市场运营、工程建设管理等方面的人才。
而上饶市干部结构中,行政干部多,专业干部少,其中又以分管上述领域的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总会计师等岗位缺口最大,组织部门有捉襟见肘之感。
一位长期在上饶市委组织部门工作的干部坦言,上述专业性领域组织部门接触较少,过去寻找此类人才往往靠组工干部翻档案、看学历,要么就通过公开选拔考试的方式。这又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新问题:会干不会考和会考不会干的矛盾。
曾经有一位通过“双推双考”提拔担任市直部门副职的干部,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确实难以胜任岗位职责。组织部门从干部培养的角度出发,又安排其担任下辖某县副县长,结果依然难以胜任,最后转任非领导职务。
“一些内功不扎实、历练不过硬、高分低能干部的使用,不仅妨碍工作开展,也会对其他干部产生心理冲击。”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表示。
通过署名推荐,一批来自财政局、审计局的干部充实到了相关国企岗位。
“不唯票,不唯分,不唯年龄,署名推荐不失为落实党管干部,实现以事择人、依岗选人、人岗相适的一种途径。”上饶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黄玉剑表示。
怎么推
白纸黑字,署名背书
“该同志政治素质高,工作认真负责,踏实肯干,业务能力突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强,有较强的组织、协调、领导能力,在局后备干部中较为优秀。鉴于其财经类院校毕业,且在局监察室工作多年,建议交流提拔为其他市直单位副县级干部拟任人选。未发现其有违反廉洁自律方面的情况。”
这是上饶市财政局长邵小亭在一份推荐表上写下的主要内容,被推荐人是该局行政政法科科长。
填写推荐表,是署名推荐工作的第一步。
在上饶市委组织部,记者翻阅了存档的300余份表格,除了推荐对象学历、工作单位及职务、熟悉领域等基本信息外,还需填写“推荐理由”“适合岗位或培养方向”“推荐人选廉洁自律结论”3栏内容,重点说明干部德、廉方面情况,并如实反映推荐对象的主要缺点和不足。此外,表格上还需填写与推荐对象的关系,以及了解途径等。
记者注意到,与被推荐对象关系一栏设置了6个选项,分别是“近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分管下属”“师生、同学、战友”“同事”和“其他”。其中勾选较多的是“分管下属”“同事”, 勾选“近亲属”的表格则未看到。
署名推荐适用于哪些岗位,什么样的干部具备署名推荐资格,又有哪些程序与步骤?
《办法》规定,署名推荐适用于“领导干部以个人名义在全市范围内推荐市直部门和县(市、区)领导班子成员以及其他纳入市委管理的县级干部人选”。
署名推荐的主体有三个部分,一为市委委员、候补委员,二为非市委委员、候补委员的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和其他在职厅级干部,三为市直部门、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
“推荐主体范围的确定,着眼于既扩大民主,又保证推荐质量,统筹考虑推荐主体的广泛度、与推荐对象的关联度和熟悉度、推荐结果的相对集中度等要素。”上饶市委组织部研究室主任侯利森介绍。
采访中,不少具备推荐资格的干部表示,“白纸黑字”的署名推荐方式使得自己在推荐时更加慎重。
上饶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谢冠森回忆,一位推荐人选是自己在德兴市委书记任上长期共事的局长,对其工作能力与道德品质十分了解。
即便如此,表格填完后还是在手中紧攥了两天,在脑中一遍一遍过着这位干部的思想品质、公心、事业心、责任心,工作是否一直全力以赴,个人私德有无瑕疵,思虑再三,才将表格提交出去。
“这张推荐表的分量真是很重,推荐的必须是经得起‘晒’的优秀干部,经不住‘晒’的不敢推啊。”谢冠森感慨。
推荐过程中,不少领导干部反复打电话向上饶市委组织部的干部科长询问表格填写的相关要求和细节;有的一把手先在单位召开党委(组)会,集体研究推荐人选,再代表单位党委(组)填写署名推荐表。还有干部在提交署名推荐表以后,感觉心里不踏实,又撤回了推荐表。
“刚开始,有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办法》,没有注意看里面关于责任追究的内容,不排除有的人在推荐时抱有私心或者考虑不全面,在递交推荐表之后又觉得不妥,便要求撤回。”张保卫分析。
“署名推荐不分时段,不局限于本单位。采取定向推荐和非定向推荐两种方式。前者是按照拟任的具体职位进行推荐,后者则是按照拟任职务的级别和方向进行推荐。无论哪一种方式,推荐人都需向市委组织部提交署名推荐表。”张保卫表示。
市委组织部接收推荐材料后,重点从干部档案、年度考核、受组织处理或党政纪处分、是否破格或越级提拔、拟任职单位领导职数等方面,对被推荐对象进行审查审核,不符合资格条件的视为无效,并将情况及时反馈给推荐人。
对于暂时未能任用的干部,则按照乡镇工作、财经金融、文化旅游、城市管理、招商引资等熟悉领域进行分类登记归档,纳入到组织部的人才库中。
结合形势发展和发现的问题,推荐表的内容也在不断完善。“在全国开展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的背景下,2016年的推荐表新增了科级干部档案审核认定情况,以便进一步准确掌握被推荐人情况。2016年下半年,又新增了被推荐人选廉洁自律情况,推荐者必须对被推荐者的廉洁自律有结论性评语。”组织部干部一科科长蔡必盛介绍。
署名推荐并不是干部推荐的唯一渠道,干部任用也不是由领导干部署名推荐说了算。
“署名推荐只是干部任用初始提名的一种方式,干部任用必须走民主推荐、考察、集体讨论决定的程序不能变。领导干部署名推荐交了推荐表后,是否任用、怎么任用,则由组织根据工作需要,严格按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规定的任职条件和程序进行。”黄玉剑说。
下一页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