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贴近群众中健全机制
陕西各级各部门把“三问三解”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总结提升为制度,建立健全机关干部“三问三解”、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把握群众所急、所盼,切实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铜川市以建立立体帮扶共建、定期联系走访、群众诉求征询、全方位服务群众工作机制为重点,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在“为民服务零距离”活动中,当地从市、县抽调3283名干部,对543个村、54个板块型社区和206个重点企业开展了“集中走访周”活动。据统计,活动期间,该市共走访群众2.65万人次,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超过2800条。
汉中市将解决好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作为开展“三问三解”活动的一项重点,公布投诉电话,建立起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仅两个月时间,该市就接待农民工来电来访6000余人次,追回拖欠工资2300多万元。
渭南市出台制度,要求每名领导干部每年拿出三分之一的时间深入基层调研。同时,明确要求市级包村联产干部“季度到乡”、县上包村联产干部“月月到村”、乡村干部“周周见面”,着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网格化、全覆盖”的工作格局。“从苹果树修剪技术到机械操作技术,农民急需啥,驻村干部就来讲授啥,政府真是帮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一位果农的话道出了广大群众的心声。
在服务群众中体现作为
淳化县咀头村群众对发展红提葡萄热情很高,但一直苦于没有专业技术人员指导,生产管理水平不高。“三问三解”活动中,驻村干部得知这一情况后,及时请来农技专家进行指导,解除了群众的“心病”。大家高兴地说:“‘三问三解’还真为我们解决了实际困难。”
在“三问三解”活动中,陕西各级机关干部针对政策落实不到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村务公开不规范、社会保障不到位,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贵、上学难、住房难等问题,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思路,真正做到了体察民情解民忧、推进民生解民困、贴近民心解民怨,把“三问三解”落到了实处。
商洛市开展了“万名普通党员联户帮致富、千名机关干部驻村(企)兴产业、百名领导干部一线抓项目、县区领导干部联点建和谐”活动,为群众办实事好事3500多件,上门服务3240场次。
“三问三解”活动在全省取得了明显成效。如,渭南市落实民生工程130个,解决群众关注的难点问题1600件;省科技厅安排资金1000万元,选派科技特派员2932人,建立省级农村科技创业示范县58个。(刘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