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组织人事

从十八大报告看如何夯实党的组织基础

解读人:中央党校教授 李俊伟
2012年12月07日15:30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创新党员队伍教育管理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如何创新党员队伍教育管理,保持和发扬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党的建设的一项重大课题。为此,十八大报告对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指出,要“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健全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推动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一是健全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党的十七大后在全党开展的以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是全体党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素质能力的一个重要载体。创先争优长效机制的提出,则从整体性、规律性和规范性方面提升了创先争优的水平,如何把创先争优作为党员的本色、成为党员的自觉行为、成为党组织活动的长效机制,无疑将进一步提升党员教育管理的整体质量和科学化水平。

二是推进党员管理的制度创新。面对党员队伍的变化,如何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尤其是对无职无岗党员、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发挥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十八大报告要求,“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健全党员党性定期分析、民主评议等制度。改进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这不仅是实现党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重要举措,也是整体提升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举措。

三是发展党员注重质量,党员能进能出,促进结构优化。十八大报告既强调“重视从青年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又强调发展党员注重质量,这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提高党员质量的重要举措。党员的数量和质量,是党的先进性的标志之一,是党的力量的象征,是党员所代表群众的广泛性的说明。而党员队伍的结构合理与否,是组织力量强弱的又一重要表现。因此,发展党员既要注重数量更要注重质量,既要体现群众基础更要体现阶级基础。

观点链接

服务型党组织:

要把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带动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看成是社会管理的一次深刻变革,也是我们党执政理念、执政目标的一种变革。社会管理要以民生为重点,把共建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和共建共享社会建设的成果统一起来,走创新之路;要注意群众思想引导,既要服务群众、依靠群众,又要根据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阶层状况的变化、人们心理状态的变化,从思想上引导群众;要在不断完善自己经验的同时,博采众长,不断进步。

——全国党建研究会顾问、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 郑科扬

四大危险:

当前,我国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和挑战。“四大考验”,即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其核心是长期执政的考验,和“四大危险”密切相联。形势严峻,精神懈怠就会出大事;内外环境复杂,能力不足就难以应对;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能否始终站在群众立场上想问题、做工作尤其关键;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具有两面性,警惕腐败的危险尤其重要。

——红旗出版社原副总编、《求是》杂志社研究员 黄苇町 

(责编:杨丽娜(实习)、赵晶)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