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1日08:49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222
本报兰州讯 (通讯员 甘组轩)“公司现在投入研发的资金量很大,在一些技术上也有了新突破,但是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方面还是比较难。‘带编入企’政策是给我们的一个大礼包,让人才为企业所用,也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金川集团二级企业负责人表示。
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布局创新链人才链,近年来,甘肃深入实施人才赋能工程,通过完善政策、创新方式、搭建载体、优化服务等举措,广泛延揽各方面人才来甘留甘支撑产业发展。
推动引才扶持领域从体制内向体制外延伸,从全职引向柔性引拓展。针对省属高校、科研院所,采取“增编优补”方式给予新引进博士专项编制和安家补贴;聚焦重点学科和产业发展需要,“一人一策”引进科技领军人才;推出“带编入企”引才政策,按照“事业编制引才、企业平台用才”的思路,为入企人才预留事业编制资格,提升企业引才吸引力;建立“先认定、再评估、后兑现”的“精准奖补”机制,支持用人单位采取个人兼职、团队攻关、平台共建、省外研发等方式柔性引才用智。2020年以来,省属重点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5256人,省属企业引进人才3万余人;累计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22个、协同创新基地76个,柔性引进专家2861名、团队64个。
着眼重点领域高层次人才精准对接,制定《甘肃省重点领域高层次人才需求库和供给库建设方案》,定期摸排重点产业链企业、高校院所、医疗机构、金融机构的人才缺口,建成由276家单位、3500余个人才需求构成的高层次人才需求库。供给库由在甘高层次人才、省内高校即将毕业的硕博士、省外相关领域高端人才构成,现有入库高层次人才1.5万余名。实行动态更新摸缺口、联动匹配促引进的运行机制,为供需双方搭建信息互通、精准对接的引才桥梁,目前已有2300余个人才需求实现精准匹配。对未能匹配成功的人才需求,再通过“组团式”赴外引才、第三方机构猎聘、专家以才荐才等方式补充引进。
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构建“人才计划+创新平台+实践锻炼”相融合的扶持模式,全方位支持引进人才加快成长。实施人才培养“十百千万”计划,通过给经费、给补贴、给项目的方式,每年支持50名省拔尖领军人才、500名陇原青年英才、1500名省领军人才、3万名产业骨干人才,形成梯次衔接的战略人才队伍。以兰州为中心城市,集中力量创建吸引集聚人才平台,重组完成14家全国重点实验室,集聚2300余名科研人员开展创新研究。积极开辟产才融合发展新路径,组织高层次人才园区挂职、青年教师“入企入园”、科技专员入企服务,每年选派300余名青年人才到产业一线培养锻炼,实现人才成长与产业升级同频共振。
集成发布人才发展“授权松绑”政策清单,推出经费管理、职称评聘、绩效分配等8个方面50条政策,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为人才发展全面松绑。持续强化人才政治引领,每年组织300名左右高层次人才开展教育培训、国情研修、休假疗养等活动,引导人才扎根奉献、服务发展。全面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成立甘肃省人才发展服务中心,建设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陇原人才之家”服务阵地,推行“陇原人才服务卡”制度,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就医保障、子女入学、配偶安置等12项优质服务。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