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涛
2020年07月17日10:42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担当精神是共产党人从历史中继承的优秀品质。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敢担当、能担当、善担当,更好驾驭复杂局面,完成好时代重任。
突出政治标准,从“敢”字着力。干部敢于担当作为,这既是政治品格,也是从政本分。筑牢信念“底气”。坚定不移地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常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担当精神,做到心中有方向、肩上有道义,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人民牢记心头,以敢于担当的为人为官态度,争取在新时代做出一番事业。补强精神“硬气”。当前正值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决胜期、深化改革攻坚期,迫切需要党员干部涵养敢担当的胸怀和气魄,工作中敢破敢立、敢抓敢管。要努力锻造敢于动真碰硬、雷厉风行、真抓实干的精神和锐气,直面问题矛盾、勇于攻坚克难、善于改革创新。把稳作风“正气”。要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自觉净化朋友圈,管好身边人身边事。坚决防止和纠正一切偏离“两个维护”的错误言行,警惕“低级红”“高级黑”等有极强隐蔽性的“官场笑话”“侃侃言谈”,决不允许阳奉阴违的“两面人”“两面派”“伪忠诚”混迹于干部队伍当中。
强化素质提升,从“能”字聚力。能不能担当,是事业心、责任感的试金石,是衡量能力强弱、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尺,最能检验干部的素质。练就学习本能。把学习当成永恒课题,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不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不断提高站位全局、谋划全局、科学思维的能力。提升执行效能。注重吃透上级精神,找准职责定位,特别要找准自身优势与实际工作的结合点,做到事半功倍;发扬“钉钉子”精神,对看准了的事、规划好的工作,要集中力量、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做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主动投身干部轮岗交流、基层挂职锻炼,特别要把握住“热锅上的蚂蚁”般锻炼机会,促进成长成才。注重知行合一。站位上要高,要在思想上认同核心、政治上拥护核心、组织上服从核心、行动上维护核心,压紧压实“两个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推动党建述职评议、党组织书记“双述双评”、干部述职述廉等制度落地见效。求知上要谦,要虚怀若谷、求知不倦,拜人民为师,向群众学习,变“三门干部”为“三能干部”,提升工作技巧和发展能力。作风上要实,要坚持问题导向、一线思维,敞开门、俯下身、广纳谏,多培养“技能型”“复合型”干部,多一些“解放鞋”“狗不叫”干部。
找准职能定位,从“善”字用力。善担当,是一门领导艺术、一种工作技巧。因势而谋摆正位子。校准工作靶心,领会上级精神、把准组织意图、熟练掌握规律、抓住工作重心,在推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确保立场不变、方向不偏、力度不减。培育精巧匠心,注重培养专业作风、专业精神,大力提高专业思维、专业素养,加强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学习培训,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管一行像一行。对标大我无我,正确处理好工作与学习、个人与组织、自己与他人、事业与家庭、工作与健康等成长中的重要关系,自觉把个人的前途命运放到党和国家事业大局中去谋划考量,正确面对岗位、职位等调整变化。应势而动稳健步子。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接好历史的接力棒,树牢正确为政为民理念,以当仁不让、舍我其谁的气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多做利长远、利大局、利人民之事。要自觉遵循和顺应规律,扎实推进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聚集爱国奉献优秀人才,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助力经济社会发展。顺势而为扛起担子。要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抱负,始终牢记自己使命职责,保持昂扬向上精神状态,做到矛盾面前不逃避、困难面前不低头、重任面前不懈怠,不断寻求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化解新矛盾,提高务实为民的质量和效度。要认清形势、顺应趋势、强化本事,深入田间地头调研,把带有“泥土芳香”的建议呈上来;倾听百姓呼声,直面信访维稳、扫黑除恶棘手问题,积极稳妥处理群众利益诉求。
(作者系湖南省吉首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