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杰
张雅洁
邱亿通
2015年以来,由于机构改革等原因,广州市政府40个职能部门主官频繁调整。如今,“十三五”甫一开局,广州40个职能部门主官全数到位。
8日上午召开的广州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七次会议,审议一系列人事任免事项。会议任命龚海杰为广州市水务局局长、张雅洁为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邱亿通为广州市金融局局长。三位均拥有博士学位的干部即将履新。
龚海杰:工学博士掌舵治水核心部门
去年9月召开的广州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三次会议免去丁强的广州市水务局局长职务,水务局长职务已空缺近5个月。
公开资料显示,龚海杰,男,1966年4月生,福建福州人,学历研究生,工学博士学位,1989年7月参加工作,2003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党组成员。他曾协助广州市常务副市长陈如桂工作,分管市政府政务信息系统管理中心。
8日,龚海杰作为领誓人与其他新任官员一起对着宪法进行宣誓,并在宣誓后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采访。
新任水务局长龚海杰即将面临新一轮治水的考验,治水自然成为话题的焦点。龚海杰表示,之前一直在市政府工作,对水务工作还没有做深入的思考,下一步要尽快了解情况,尽快进入角色。
“未来会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任务,特别是市民关心的问题出实招、出实力。”龚海杰坦言,广州的空气治理成效比较明显,治水虽然做了很多工作,但是跟大众的期待仍有差距。
任职市水务局局长,是否感到“压力山大”?“有,有时候还睡不着觉。”龚海杰并不避讳。
在他看来,治水并不是某一位部门主官的水平高低能决定的,应该是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整合各部门的力量。他强调,水环境治理是系统工程,欧洲先进国家、地区的治水也花费数十年,广州要想“毕其功于一役”,不太可能。以后,广州治水要“做一条成一条”、“做一片成一片”。
张雅洁:医学博士从高校直通职能部门
自去年5月姚建明调任广州市质监局局长后,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位置便一直空缺,由该局党委书记黄志强代为主持工作。
本次获任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的张雅洁,任职前的身份是广州医科大学副院长。
公开资料显示,张雅洁,女,1961年生,吉林省白山人,1985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外语医学班,获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病理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93年毕业于日本秋田大学病理学专业,获医学博士学位。
张雅洁主要从事肿瘤转移的分子病理学和抗肿瘤脉管生成基因治疗的基础研究工作。近年承担并完成各级各类课题13项,发表科研论文50多篇。获得省科技进步奖、医学科技奖各1项,卫生厅及学院科技成果奖各1项。承担卫生部、广东省教学研究课题多项,获得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医学院教学成果奖各1项。多次被评为广州医学院、广州市优秀教师,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
虽然长期从事医学工作,但张雅洁是从高校直接进入职能部门的任职者。对此,广州医科大学一位高层告诉记者,由于长期濡染于学术氛围中,其间的自由传统、民主气氛,自然会使高校专才在政府的工作岗位上能以平和的态度倾听、接受各方意见,“对于民主决策大有好处。”
邱亿通:全力打造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在三位新任局长当中,邱亿通可说对掌舵领域最为熟悉。
早在去年4月,他已担任市金融办(市金融工作局前身)副主任,分管秘书人事处、融资性担保机构监管处、处置非法集资领导小组办公室,而其更被广为人知的是此前担任超过10年的广州市物价局(现已被并入市发改委)副局长、党组成员。
1965年10月出生的邱亿通是广东饶平人,1987年7月参加工作,199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学历博士研究生(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哲学博士。除了广州市物价局副局长、党组成员之外,邱亿通还任职广州市派驻增城扶贫开发工作队队长,挂任增城市委常委。
2015年12月29日,市金融局党组召开了“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邱亿通会上表示,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以更严、更实的作风和更高的标准,加快推进广州金融业发展和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全力打造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他平易近人,没有官架子。”曾与邱亿通共事的政府工作人员表示,邱亿通比较关心下属,视野开阔,思维活跃,文笔好。
当前,“一带一路”战略和建设广东自贸区的战略为广州金融业发展提供了新的重大契机,广州正在抓住机遇,着力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加快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正式“挑大梁”的邱亿通将如何布局广州金融,值得期待。
■观察
新一轮人事调整为国家中心城市注入新活力
在经济新常态下,作为中国经济第三城的广州面临转型升级的任务更加艰巨,亟须探索新的增长路径,而这也是全国特大中心城市的共同课题。
“十三五”开局之年,广州全面开启发展新征程。经广州市委十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广州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简称《建议》)于14日正式向社会公开。未来五年,广州改革发展、开放发展的路线图已明,通过加快建设三大战略枢纽及“三中心一体系”,广州正全面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全面上水平,代表国家主动融入全球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分工。
从“十二五”到“十三五”,中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理念,广州也在重点建设国际航运枢纽、国际航空枢纽和国际科技创新枢纽,主动参与全球竞争。观察人士认为,这既是广州的战略抉择,也是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担当。而在新的战略格局之下,广州也面临新的机遇和调整,必须要新的理念之下,继续保持领跑优势。
伴随着广州一系列发展战略的提速,近期的人事调整更加凸显“专业对口”的趋势,多名熟知经济、专业业务强的干部踏上了新的征程,人事调整的布局背后有望给站在发展风口上的广州注入新的活力。
纵观目前40个政府职能部门主官,拥有相关工作背景、高学历、年轻化等特点颇为明显。
从学历看来,40个职能部门的主官中,有34位的学历水平在研究生以上,其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有11位。不难发现,这11位“博士”主官,掌管广州城市发展的核心部门,如广州市交通委员会主任陈小钢、市科创委主任马正勇、市商务委主任肖振宇、市城市更新局局长杨承志、市教育局局长屈哨兵等。
从年龄看来,40位部门主官的年龄层在50岁左右,“60后”唱主角。其中,市科创委主任马正勇是唯一的“70后”,今年43岁。而市发改委主任叶牛平和广州市民政局何镜清均为50岁以下的干将。
40位部门主官的公开简历显示,主官有基层经验、长期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成为选拔重点。譬如,市环保局局长杨柳,是清华大学环境专业本科毕业且为中山大学理学硕士,此前还任广州市环保局总工程师,也曾在环境监测站任职,对业务非常熟悉。去年8月底调任广州市发改委主任的叶牛平有着丰富的基层经验,2006年调任增城市市长,增城的城乡面貌发生了大改变;2012年底,任白云区区长,3年时间不到,白云区治理发展转型初见成效。
目前,广州区级领导也正在经历新一轮的变动。继越秀、天河、黄埔、增城、从化等区级主官落定之后,2015年12月31日,南沙区、海珠区两区任命代理区长,曾进泽和李海洲就位。
其中南沙调整力度较大,除新任命代理区长外,还新任命了2名副区长,另有3名官员亦获任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沙自贸片区)管委会副主任,新任命官员凸显懂经济、专业化等特点。
去年以来,广州治理呈现新趋势,重点功能区与所属行政区职能进一步厘清,前者侧重开发建设、经济发展,后者侧重公共服务社会管理。
整装待发的广州干将,将如何推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全面上水平,各界拭目以待。(记者 郑佳欣 张西陆 实习生 施嘉歆 邓昕)
相关专题 |
· 地方要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