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广州机构改革首批三部门“三定方案”公布

工信委局级领导最多 商务委新增职能最多

2015年05月28日16:45   来源:南方日报

原标题:工信委局级领导最多 商务委新增职能最多

27日,广州市政府官网一口气挂出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市商务委员会、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以下简称“三定”方案)的通知,明确了广州三大委的各项职责和任务,各部门职责清单随之公布。根据时间表,广州上半年将全面完成机构改革工作。

2014年底,广州市迎来了第六次政府机构改革,改革后,市政府设工作部门39个,保留的部门23个,新组建或调整的部门16个,撤销的行政机构12个。本次改革共新组建卫计委、商务委、工信委、科创委、住建委、国土规划委、城市更新局等多个机构全新组建,还产生了九名新任“一把手”。

改革之后的“三定方案”,即定机构、定职权、定人员。这次机构改革涉及大批职能调整、人员流动,颇为庞杂,因此外界关注度也极高。

记者查阅文件发现,市国资委、工信委、商务委三个部门一共有行政编制的人员有339名,分别为77名、112名和150名,商务委编制最为庞大,占比44%。

不统计单列行政编制干部的情况下,市国资委、工信委、商务委三个部门一共有局级和处级干部143名,占总编制的42%,其中局级、副局级19名,处级、副处级124名,工信委的局级领导数量最多,有8名,商务委的处级干部数量最多,有54名。

从职能方面看,商务委的调整颇大,其前身外经贸原来只有11项职责,此次调整为16项,增加了商业特许经营监督管理、商业预付费卡管理和规模发卡企业备案等8项职责,取消烟草专卖市场有关工作、食盐零售许可等15项职责。市工信委则取消了煤炭经营资格初审,并根据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要求需要取消的其他职责。

至于大众关注的公车改革人员安排,三个部门均提出,将对机关后勤服务人员实行实名制管理,只减不增,待公车改革后另行核定。(记者/张西陆)

亮点

市商务委

协调经济技术开发区 内设电商与商贸物流处

新成立的市商务委,职责为16项,包括了商业特许经营监督管理等8项职责。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规定还特别提出统筹全市招商工作、发展新型贸易业态、统筹内外贸资源、发展会展业等4项需要加强的职责。

商务委的前身是外经贸局,与以前集中于外资、外贸、对外经济合作和服务贸易不同,此次调整商务委的职责更加全面,涉及批发市场、电子商务、对外进出口等多个行业,还明确肩负协调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职责。

新的职责包括,组织拟订有关健全和规范市场发展的政策;建立市场诚信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商务领域信用建设;指导大宗产品批发市场规划和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商业体系建设拟订并组织实施会展、电子商务、商贸服务等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推进连锁经营、商业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发展等。

根据上述职责,市商务委设21个内设机构。而原来市商务委前身市外经贸局只有16个内设机构。新设立的处室包括市场规划建设处(广州市商业网点办公室)、市场秩序与调节处(广州市商务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广州市12312商务举报投诉服务中心)、商贸服务业处、特种商业处(广州市再生资源管理办公室)、电子商务与商贸物流处等。而部分旧的处室也进行了合并,而以前的外商投资处也细分为亚太、欧美招商两处。

从内设机构来看,很大部分新处室属于内贸流通领域,部分新处室则目标明确直指新业态发展。以电子商务与商贸物流处为例,负责编制全市电子商务与商贸物流发展规划,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促进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发展;负责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平台、支撑服务体系建设等。值得一提的是,广州融资租赁产业以前分属经贸委的特种商业处和外经贸局的外商投资管理处,而今特种商业处已经划归商务委,这也表明商务委将全盘肩负融资租赁产业的发展重任。(记者 朱伟良)

市工信委

取消煤炭经营资格初审 加强大数据研究应用

市工信委主要负责根据国家、省、市有关工业和信息化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起草有关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研究提出全市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军民融合发展。

同时,市工信委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信息化领域的发展规划、计划及有关产业政策;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信息化领域的能源节约、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促进清洁生产的专项规划及政策措施,推广环保、清洁能源的应用;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信息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和政策措施;拟订并组织实施军民结合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

市工信委还负责监测分析工业、信息化领域运行态势并做好相关信息发布;组织协调全市煤炭、电力、成品油等供应;负责工业、信息化领域的应急管理和产业安全有关工作;执行有关固定资产投资政策,编制并组织实施工业、信息化领域企业技术改造等专项资金投资计划,按规定程序办理需审批、核准、备案的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投资项目,提出促进工业、信息化领域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的措施和意见;指导工业、信息化领域的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工作;配置和管理无线电频谱资源,依法监督管理无线电台(站)。

在划转的职责方面,将原市经贸委国内贸易管理以外的职责、原市科信局的信息化管理有关职责整合划入市工信委。

在取消职责方面,取消煤炭经营资格初审,并根据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要求需要取消的其他职责。

在增加的职责方面,增加监控化学品用户审核与备案职责。在加强的职责方面,加强工业与信息化的融合与创新,加强大数据研究、规划和应用,加强企业情况综合、大型骨干企业培育职责。

根据上述职责,市工信委内设18个机构,市中小企业局下设3个处(副处级)。共有机关行政编制112名(含市中小企业局行政编制15名)。此外,设立广州市大数据管理局,为市工信委直属行政单位,正处级;设3个内设机构,配行政编制15名。其中,局长1名(市副局级)、副局长2名(副处级)。(记者 陈思勤)

市国资委

内设改革重组处 拟订国企股改方案

根据省委、省政府批准的广州市人民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广州设立广州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为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

本由市财政局承担的市属金融企业、行政单位未脱钩经济实体、事业单位创办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等国有资产监管职责,市国有经营性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承担的市宣传文化系统国有经营性文化资产的监管职责,市交通委员会等部门国有企业的监管职责将全数划入市国资委。

但是,市国有资产监管部门可以委托有关机构在一定时期内继续承担相关领域国有资产的监管工作。

调整后的市国资委将新增一项职责,即审核批准所监管企业及各区国有企业国有产权协议转让;加强一项职责: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国有企业经营投资损失责任追究;规范监管企业管理人员的薪酬、待遇;指导和推进监管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按规定,市国资委设14个内设机构。机关行政编制77名。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4名,总经济师1名;正处级领导职数15名(含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1名)、副处级领导职数14名。单列行政编制2名。派出监管企业监事会主席、专职监事编制按有关规定单列管理。

广州迈向国企改革深水区,主管部门机构设置尤为关键。记者看到,在内设机构中设有一个改革重组处。该处室的主要职能包括,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建议;拟订所监管企业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方案并指导落实;拟订所监管企业股份制改造、上市、合资等方案;指导所监管企业改制、重组,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富余人员分流、职工再就业等工作;指导所监管企业的管理现代化工作;指导所监管金融企业完善监督体系,推进产融结合。(记者 张西陆)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