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1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中央纪委派驻机构建设的意见》,并决定在中央办公厅、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全国人大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全国政协机关等对党和国家政治生活具有重要影响的7家中央和国家机关新设中央纪委派驻机构。
昨日,派驻纪检组长的消息正式公布,7家纪检组长在3天内分别赴任到岗,并首次公开亮相。他们是徐令义、喻红秋、傅自应、苏波、张立军、辛维光、周新建。这是党的历史上,中央纪委首次向党的工作部门和全国人大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全国政协机关派驻纪检组,是实现派驻全覆盖的重要一步。
此次选配的纪检组长平均年龄57.5岁,辛维光、苏波、周新建今年已到副部级干部退休年龄,而转任纪委后,按照纪委书记可以任职到63岁的惯例,他们又有足够的时间来开展监督工作。
姓名 |
年龄 |
派驻机构 |
此前职务 |
徐令义 |
57岁 |
中央办公厅 |
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 |
喻红秋 |
55岁 |
中央组织部 |
全国妇联副主席、 书记处书记 |
傅自应 |
58岁 |
中央宣传部 |
江苏省副省长 |
苏波 |
60岁 |
中央统战部 |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 |
张立军 |
59岁 |
全国人大机关 |
中央纪委组织部部长 |
辛维光 |
61岁 |
国务院办公厅 |
云南省委常委、 省纪委书记 |
周新建 |
60岁 |
全国政协机关纪检组组长 |
广西壮族自治区 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
新组长履历如何?
从政履历与派驻部门无任何交集
记者统计发现,这7名纪检组长此前的工作经历与纪检工作交集并不多,此番履新体现了纪委从系统外发掘干部人才的新特点。而7人中大部分都有基层工作或者多部门历练的丰富经验,有些甚至有数十年的地方工作经验,可谓履历丰富。
在7个新任组长中,苏波、张立军、辛维光均为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履任组长前,三人担任的职务分别为工信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中央纪委组织部长,云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
徐令义、喻红秋、傅自应、周新建4人履任组长前的职务则分别为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江苏副省长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长。
张立军在中纪委有多年工作经验。据中纪委官网消息,在2012年11月14日,他当选为中共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今年61岁的辛维光自1980年参加工作开始,有12年的时间在贵州省纪委工作。
今年55岁的喻红秋履任组长前任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是7个纪检组组长中唯一一位女性。据公开资料,喻红秋在全国总工会前后任职长达20多年。曾于2010年到2013年到贵州任职。
记者还观察发现,7位巡视组长均非从派驻部门产生,其从政履历也与派驻部门没有任何交集,并非从本系统提拔后又回炉担任纪检组长;而按照中央要求,派驻机构和驻在部门(归口监督单位)是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纪检组长作为驻在部门班子成员,不分管其他业务,专司监督职责,突出了纪检干部的专职特点。
为何单独派驻两部门?
单独派驻适用直属单位多、监督对象多部门
在此次中央纪委新设的7家派驻机构中,全国人大机关和全国政协机关实行单独派驻,其他5家单位实行归口派驻,共涵盖53个部门和单位。
去年12月,中纪委官网发布了中纪委副书记、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副组长陈文清的访谈文章,陈文清介绍说,目前在140多家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中,尚未设置派驻机构的还有80多家。按照“条件成熟一个派驻一个”的原则,这80多家单位下一步将逐步派驻。
据记者了解,地方的派驻“全覆盖”此前就已启动。如宁夏、吉林、福建、安徽四省和杭州、呼和浩特、泰安三市,有的之前就拟定了派驻计划,有的已经开始向党的机关派驻纪检组。
此前,中纪委派驻机构的设置模式一直是“点对点”、“一对一”,也就是每个驻在单位设置一个派驻机构。如果按照这一模式,在80多家还未设置派驻机构的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中逐一设置纪检组,那么仅“纪检组组长”这一岗位需求,中纪委就需要抽调80多名专业纪检人才。
“尽可能少增加机构、编制”,陈文清谈到派驻模式时说,“根据工作需要和业务关联性,实行单独派驻和归口派驻两种形式”。“单独派驻”适用于系统规模大、直属单位多、监督对象多的部门;“归口设置”则面向业务相近、相关或者系统规模小、监督对象少的部门。
已启动派驻“全覆盖”的地区,也采用了“单独派驻”、“归口设置”两种模式。例如呼和浩特市,在权力相对集中、资金相对密集、廉政风险较大的22个政府工作部门、2个事业单位和法、检两院,都单独设立了派驻机构。而全市49个市委工作部门、人大、政协机关等,则设立10个联合派驻纪检监察组。
(综合中国纪检监察报、新京报、侠客岛报道,表格统计时间截至2015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