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空缺3月后中大迎来新校长 59岁的中科院院士罗俊成中大第七任掌门人

2015年01月28日09:06   来源:南方日报

原标题:空缺3月后中大迎来新校长

27日,罗俊在中大发表履新讲话。记者 王辉 摄

罗俊教授(右)带领他的研究团队在人防山洞里做实验(2009年12月3日摄)。新华社发

空缺3个月后,尘埃“罗”定,中大迎来新校长!1月27日上午,中山大学召开学校干部教师大会。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三局局长喻云林在会上宣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山大学校长职务任命的决定,任命罗俊同志为中山大学校长(副部长级)。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广东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玉妹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郑德涛主持。

喻云林介绍,中央的这一决定,是从中管高校校长队伍建设的全局和中山大学实际出发,根据工作需要和推动干部交流的精神,经过通盘考虑,慎重研究作出的决定。中央认为,罗俊同志担任中山大学校长是合适的,相信大家一定能够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定上来,全力支持罗俊同志工作,推动中山大学各项事业更上一层楼。

喻云林表示,罗俊同志工作有思路、要求高,注重依法治校,坚持按规则和程序办事,敢于担当,讲求实效。治学严谨,攻坚克难,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多年在艰苦环境下潜心钻研业务,有关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应用到重要的领域。

杜玉波代表教育部对中山大学近年来各项工作给予高度肯定。他表示,中山大学是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的一所具有悠久办学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综合性重点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总体布局中具有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罗俊治学扎实,学术严谨,在精密引力实验和理论研究领域做了大量具有开创性的工作,是一位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战略科学家。希望同志们统一思想,全力支持罗俊工作,齐心协力把学校的各项事情办好,让中央放心,让师生满意。

李玉妹代表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作了讲话,希望中山大学在广东经济创新驱动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在广东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在高校党建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人物简介

罗俊,男,1956年11月生,湖北仙桃人,理学博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82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物理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85年华中工学院研究生毕业,获中山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94年任华中理工大学教授。1999年获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

2010年7月,任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13年7月,任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2015年1月,任中山大学党委常委、校长。

■罗俊印象——华中科大篇

工作高调 山洞内钻研30年

为人低调 爱运动也爱“卖萌”

“罗校长在科研工作上高调,但为人比较低调。”多位华中科技大学的老师和校友告诉南方日报记者,罗俊在华中科大期间个人十分低调,较少公开露面。记者查阅华中科大新闻网发现,从2001年至今有关罗俊的新闻报道不足20条。

科研 三十年如一日 山洞内“追”引力

在长年不见天日的喻家山人防山洞内,罗俊带领团队三十年如一日,开展引力精密测量研究。他的团队取得的万有引力常数G,是国际上精度优于50ppm(1ppm是百万分之一)的七个结果之一;其引力实验室也被外国专家称为“世界的引力中心”。万有引力常数G是人类最早认识和测量的物理学基本常数,也是迄今为止测量精度最差的常数,因此备受各国科学家关注。

为攻克这一难题,从1986年开始的近10年,除去吃饭和睡觉,罗俊几乎都在山洞中度过。长年不见太阳,加之山洞里阴暗潮湿,罗俊头发掉了一大半,索性剃了光头;1992年,罗俊左脸出现一片片的白色斑块,直到1996年才治好。1998年,罗俊取得了105ppm相对精度的测G结果。2009年,罗俊团队将G的测量精度提高到26ppm。这是国际上精度优于50ppm的七个结果之一,也是采用扭秤周期法测得的最高精度G值。罗俊团队测G实验结果被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推荐的CODATA值所收录,并以华中科技大学英文缩写HUST命名。

2000年,注意到国家对精密重力测量技术的迫切需求后,罗俊带团队启动空间加速度计研究。6年后,团队研制的空间簧片加速度计成功通过搭载飞行验证,为我国自主研发重力测量卫星打下坚实基础。2005年,团队开始冷原子干涉重力测量实验。现在,他们研制的冷原子干涉重力仪分辨率已居于国际先进水平。

“人们总是问我,山洞条件那么苦,你怎么坚持下来的?可我从来没觉得苦,感受到的更多是乐趣和幸福。”罗俊笑着说,“我是科学家,科学家追求真理的兴趣和执着足以支撑我克服一切困难。在山洞这样一个‘世外桃源’里,我能够静下心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这是我的幸运。”

治学 严厉到苛刻 批评缺点不留情

在学生眼里,罗俊是一个严厉到几乎苛刻的老师。“实验状态记录要详实,不准含糊遗漏;实验输入条件要验证,不准存在假设;实验流程安排要论证,不准随心所欲……”在华中科大引力实验中心的墙上,随处可见罗俊定下的实验室“十要十不准”。

1995年开始跟着罗俊读博士的周泽兵在学术讨论会上与罗俊争论颇多,却是他最喜欢的学生之一。如今已是华中科大物理学院教授、党总支书记的周泽兵曾向媒体坦言,“汇报时被罗老师问住是常有的事,他对缺点的批评从来毫不留情”。

华中科大引力中心副主任涂良成也告诉记者,团队的每一篇学术论文投稿前,罗俊都进行仔细审查,他的一篇论文更被罗俊修改了17次才通过。严师出高徒,涂良成的论文在罗俊的指导下,获评2008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生活 “帅大叔”也像个“淘气孩子”

大多数人只知道罗俊在实验室里严谨认真的一面,却鲜为人知,生活中的他爱运动,也爱“卖萌”。

孙雪婷是华中科大一名乒乓球特长生,两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罗俊。她还记得,第一次见罗俊时完全没有想到,眼前这位身高约有一米八,穿一身老款运动衫,说话总是笑眯眯的“帅大叔”竟是闻名遐迩的科学家。“我们都说,罗校长是‘男神’!”

“跟罗校长打球要斗智斗勇。”孙雪婷告诉记者,罗校长打球喜欢搞点“恶作剧”,每回准备打变线前都爱偷笑,“偷袭”成功了还会吐舌头,“就像个淘气的孩子”……

■罗俊印象——中大篇

1985年在中大获理学硕士学位

从“毕业生”到校长

罗俊走了30年

“欢迎校友回校任职。”罗俊是著名的“82届”大学生,这是改革开放后我国招收的第一批大学生。从1985年在中大拿到硕士学位算起,从毕业生到校长,这一步,罗俊走了30年。

“欢迎罗俊校友回校。”临近干部大会结束前,中大党委书记郑德涛的一句话,顿时引起现场一阵“骚动”。“他的简历里不是说,他在华中科大学习、工作了37年,怎么会是中大校友?是不是搞错了?”现场有老师小声嘀咕。

罗俊读研究生时,师从著名物理学家、原华中科技大学教授、现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教授陈应天。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程焕文介绍,“原来罗俊当年研究生毕业时,当时华中工学院没有该学科的硕士授予权,所以罗俊是向中山大学申请的学位,其时中山大学的校长是数学家李岳生。此为因缘,亦为佳话”。

值得一提的是,30年前,我国著名物理学家、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教授郑庆璋,就担任中山大学研究生答辩委员会主席,参加了罗俊的研究生答辩。27日下午,郑庆璋教授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回忆起这一幕。

“罗俊很谦逊很用功,能做微引力测量方面的研究非常不容易。”郑庆璋说,罗俊顺利通过了答辩。作为物理学家,郑庆璋说,他一直都知道罗俊在人防山洞里进行的实验,“做得很好,有很多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师生反响

中大师生欢迎新校长

期待发扬钻山洞劲头

带领中大冲世界一流

27日上午,中大新校长任命的消息一经宣布,就在网上不胫而走。一些中大学子闻讯后,忍不住刷朋友圈,直呼“中大‘理工男神’新校长来了,我们也有校长啦。”“挺拔,英俊,理工男的气质就是不一样!”

网友@橙子向南高喊:“真棒!这就是那位在山洞里待了30年的老师。”中大物理学院的一位学生兴奋地说:“没想到罗俊院士算是我们中大理论物理专业的直系大师兄。”

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淼第一时间“织”微博:欢迎罗校长。更多的师生期待,罗俊校长发扬30年如一日钻山洞的劲头,带领刚刚走过90年校庆的中山大学阔步冲刺世界一流大学。

■履新讲话

罗俊发表履新讲话,表示将传承中大的历史文化

守护中大人共同的精神家园

一袭灰色西装,一头银灰色头发,显得优雅从容,却处处透着科学家特有的内敛和严谨。27日上午10时,59岁的中科院院士、中大新任校长罗俊信步走进中大小礼堂。在充满期待的目光中,罗俊发表了履新讲话。

罗俊的开场白语言平实,饱含深情。“昨天我依依不舍离开了学习工作了37年的华中科大,华中科大将我从一名来自农村的学生培养成中科院院士,对此我永生难忘。这是一种荣耀,也是一种责任,从现在开始,我是一名中大人。”

罗俊回顾了百年中大光荣而充满荣耀的历史,以及历任校长师生为学校作出的贡献。“承担起中大的荣光,肩负起她的期许,我立志和大家一道,传承中大的历史与文化,担当中大的责任和荣誉,守护中大人这片共同的精神家园。”罗俊说,在这个学术共同体中,我们遵从教授就是大学和善待学生的理念,努力谱写人心向学的奋进篇章。

“让我们铭记责任、不辱使命、携手同行,坚持面向科学研究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共续辉煌,再创佳绩,为把中大建设成为文理医工各具特色、融合发展、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世界一流大学而共同奋斗。”(记者 雷雨 毕嘉琪 策划统筹 梅志清 陈枫)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姜萍萍、程宏毅)
相关专题
· 地方要闻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