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干部监督系列话题讨论之三

如何推动解决党内生活庸俗化随意化平淡化的问题

2014年08月27日15:24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原标题:如何推动解决党内生活庸俗化随意化平淡化的问题

1、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贯彻民主集中制的监督应从哪些方面着手?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委组织部 岳光东: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是一项具有统率性、战略性、基础性的思想政治建设“大工程”。建议建立监督网络,成立由纪委、组织部等部门组成的民主集中制建设督导小组,聘请党性强、威信高的老干部担任监督员,每季度召开1次督导会议。上级常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定期参加下级党委民主生活会,督促指导下级党委成员自觉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定期召开党委民主集中制建设联席会议。每半年召开一次组织部、纪委、政法委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讨论、研究执行民主集中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通过《督查通报》等形式下发公布,限期整改。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委组织部 刘洁:贯彻民主集中制是体现党内民主的重要形式,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行民主集中制情况的监督,应把握关键人物、关键环节、关键领域。一是对一把手权力的监督。要有效制约一把手权力,需要明确一把手权力边界,列出权力清单,对单位一把手和班子其他成员的职责进行合理配置,其中,涉及人事、财务、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热点领域的工作要求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二是对决策议事过程的监督。议事过程是形成决策的关键环节,对关键环节的监督要看征求意见是否广泛面对干部群众、讨论决定过程是否存在“空转”。具体操作过程中,可实行一把手末尾表态制,避免决策过程出现事先表态定调、统一思想的情况。对议事过程要实行记实的方式,必要时可采取影像记实。三是对责任主体的监督。应建立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责任追究体系,以责任追究倒逼权力的行使。分清集体责任、组织责任和个人责任,对一把手专断擅自决策、领导干部以权谋私插手干预工程、决策程序不符合规定等违规行为给予严肃问责。

2、如何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如何创新方式方法,增强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影响力?

云南省会泽县委组织部 张正圆:高质量召开民主生活会,必须从思想上克服怕“出丑”、“亮短”的问题,真正做到红脸出汗、加油鼓劲,起到相互教育、相互提高、相互提醒效果。

严把“会前关”。落实“四个必谈”,开展好两轮交心谈心,把思想谈通、问题谈开,形成批评意见“清单”。要亲自动手撰写对照检查材料,见人见事见思想,把根源剖开、症结解开;严把会中“批评关”。自我批评要开门见山,按照不空泛、不铺垫、不表白、不绕弯、不摆好“五不”要求,直接点问题。相互批评要不留情面,直截了当、直戳疼处、充满辣味,决不能借民主生活会之机“随心所欲戴帽子,蛮横无理打棍子,千方百计抓辫子”;严把会后“整改关”。民主生活会能否最终收到实效,整改提高是关键。班子及班子成员要从我做起,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对民主生活会上查摆出的问题进行分类,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时限、责任人、整改措施,毫不动摇地抓整改,切忌藏藏掖掖、讳疾忌医、蒙混过关。

广西百色市平果县委组织部 吴华丹:不久前,在网上和报刊上关于各地召开民主生活会的报道中提到:一些领导干部在民主生活会上把自己批得一文不值,表现出一副痛改前非的模样。殊不知,群众更期盼看到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的行动和变化。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

从严从实找准突出问题。民主生活会上每个党员干部必须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注意从群众反映的切身利益问题中、从自己职责范围内发生的典型案例、重大事件中分析“四风”问题,对准焦距、对准穴位,自觉把自己摆进去;利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民主生活会是一个敢于面对自我、面对错误的机会,大家要带头揭短亮丑,不遮遮掩掩,批评别人时要主动放下个人恩怨,坦诚相对,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据实制定整改措施。党员干部要认真梳理自身存在的问题,将问题拿到群众中征求整改意见,带到工作中寻求整改方法,真正做到“一事一议”,逐项制定整改措施,以成效验证整改力度。

3、如何从人抓起严起,净化从政环境?

山东省安丘市委组织部 辛金龙:工作中一些人热衷于搞“小圈子”“宗派风”,参加者信奉“抱团取暖”“亲疏有别”。“小圈子”形成,归根结底是个人主义作怪,从个人的进退得失考虑,影响了党的公信力和凝聚力,必须对这股风气进行“清扫”。消除“小圈子”,关键在于用人制度的改革。少数人认为,“要想‘提得快’,就要‘走得近’”,把“走得近”当成一种“感情投资”,对领导逢迎拍马、对工作“难得糊涂”,更为领导培植个人势力提供了“沃土”。要防止“宗派化”,就要完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责任机制,严格核查和打击“带病提拔”现象,对动议、考察及把关不严的,进行终身责任追求,严格惩处;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发挥党组织在选人用人的把关作用,坚持民主集中制,突出凭实绩选人、向一线倾斜导向,让小圈子难以发挥“影响”。此外,也要加强党风廉政专项监督与扩大群众监督相结合,对在单位中“立山头”、“和稀泥”、不讲工作讲关系等现象进行规范整治,让工作中勤勤恳恳的“老黄牛”、有能力的“宝马良驹”脱颖而出,让纯净正气之风“吹走”庸俗风气,防止“破窗效应”的发生。

重庆市开县县委组织部 杜进峰:净化从政环境,外在监督固然重要,内生动力才是关键。虽然每位领导干部在形形色色的潜规则中时刻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实属不易,但却不可不为。在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的现实背景下,信念坚定的大多数领导干部都不应是旁观者,更应当敢担当,重责任,增强忧党、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坚信“小行为也能影响大环境”,勿与权力、金钱和享乐过度追求的贪官们结成利益共同体,勿在互相利用和拉拢中迷失自我,对群众的利益、历史的评判、法律的约束常怀敬畏之心。从日常做起,从自身做起,经常检查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否对得起党和人民;时刻反省自已一举一动,是否牢记宗旨,勤政为民;经常对照党章国法检省,是否存在违法乱纪、腐化堕落的迹象。有所怕,才能兢兢业业;有所惧,才能勤勤恳恳。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形成需要领导干部的自身行为带动,良好从政环境的营造需要全党全社会的涤荡澄净。领导干部们唯有从倒下的腐败干部身上中汲取深刻教训,引以为戒,警钟长鸣,才能在各种诱惑的“歪门邪道”面前经得起考验,才能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的“人间正道”上有所作为。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