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深圳十区“一把手”从政履历表

2014年07月02日17:42   来源:南方日报

原标题:十区“一把手”从政履历表

昨日,随着新的人事任命完成,已在深圳光明新区履职七年的党工委书记田夫,将接替已任佛山市代市长的鲁毅,成为深圳经济重镇——宝安区新的掌舵人。尽管这只是深圳区级党委政府一次正常的人事调整,但依然具备足够的关注度。

作为上级政策的执行人,区域经济发展的负责人,民生福祉的直接推动人,区委书记的发展理念和治理水平,不仅影响区域稳定和发展“大局”,更事关辖区百姓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诉求能否得到满足。区委书记个人的行事风格和处事方式,甚至直接影响到基层党政部门工作人员的气质和心态。每一位区委书记的去留,都会给区域政治生态带来变化和影响。

深圳的区委书记如何产生?他们有哪些特点?从区委书记身上能够看到什么?为帮助市民更加清晰地认识这个群体,我们以深圳六个行政区的区委书记和四个功能新区的党工委书记(田夫为光明新区原党工委书记,鲁毅为宝安原区委书记)做样本,制作了一份区委书记从政履历表。透过这份表格,我们将更加了解深圳执政体系的“中坚力量”,有着从政抱负的人,也能在其中有所收获。

□就职年龄

当区委“一把手”最快43岁

重视提拔年轻干部,一直是深圳干部队伍保持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原因,这样的传统,在深圳区委书记群体中得到了印证。

在深圳十区中,大鹏新区党工委书记刘燕的升迁速度是最快的,被正式任命为新区党工委书记时,她还不满43岁。同时,刘燕还是深圳十个区现任“一把手”中的唯一一位女性书记。另外,福田区委书记张文也是深圳区委书记队伍中比较年轻的。42岁时,张文就被提拔任命为深圳市副市长,45岁时,他成为深圳市委常委兼福田区委书记。

记者留意到,盐田区委书记郭永航和原光明新区党工委书记田夫,走马上任区委负责人时的年龄,也都是45岁。据统计,深圳10位区委书记(区党工委书记)中,任职年龄大多在46岁左右,超过50岁的只有南山区委书记李小甘和龙岗区委书记杨洪,上任区委书记时,他们分别是51岁和53岁。

年富力强,精力旺盛,具备足够的政治阅历,是这批城市支撑体系“中坚”的共同特点。

□学历背景

3人是博士 多人毕业于名校

学历学位不绝对代表工作能力,但却是衡量一个人学习能力的重要标准。善于学习、追求进步的领导干部,是党委政府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保障。

在深圳,区级“一把手”呈现“高知化”特点。初略统计,深圳10位区级领导中,3人拥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分别是罗湖区委书记倪泽望,宝安原区委书记鲁毅和坪山新区党工委书记杨绪松。其中,鲁毅本科和研究生学的社会保障专业,博士阶段则选择管理学专业继续深造。倪泽望同时拥有中山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系机械设计制造专业两个博士研究生学位。另外,福田区委书记张文、龙岗区委书记杨洪、龙华新区党工委书记姜建军和大鹏新区党工委书记刘燕,均拥有研究生学历。念完本科,则是深圳区委书记求学生涯的“最低消费”。

除了学历高,现任区委“一把手”中,不少人还具有名校背景。张文在共青团深圳市委和挂职陇南工作期间,取得了长江商学院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郭永航和鲁毅均毕业于有着百年历史的名校武汉大学,李小甘曾在中山大学熏陶,杨洪则成长于四川师范学院和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在10位书记中,大学本科念文科和理科的对半开,比如张文和倪泽望都学过电气自动化,而且有工程师职称,姜建军和刘燕学过建筑。而郭永航、李小甘、杨洪则是地地道道的文科出身,他们的专业分别为历史、哲学和汉语语言文学。事实上,大多数领导在工作期间,都选择了第二专业甚至第三专业进修,以扩充知识面。

□籍贯出身

开放特区“英雄不问出处”

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曾提到,开放、包容是移民之都深圳最为可贵的城市精神,受益于千千万万人在深圳的辛勤付出,才成就了特区今日之辉煌。在深圳区级官场,英雄不问出处的奋斗逻辑,同样有着清晰的印证。

统计显示,深圳十个区的“一把手”分别来自全国七个省,如果细分到地市,十人中无一人来自同一个地方。其中张文是江西人,李小甘广东本地出身,倪泽望来自安徽,杨洪祖籍贵州,姜建军成长于中原河南,郭永航和刘燕是山东人。另外,湖北人鲁毅、田夫和杨绪松一度在区委书记中占据三席。

事实上,如果将统计的范围更加扩大一些,可以看到深圳区级党委“一把手”的来源之广泛。作为曾经的区委“一把手”,现任公安局长刘庆生是河北人,调任东莞当市长的袁宝成是浙江人,现任深圳市社工委专职副主任的叶明辉是深圳人,已故的深圳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周林祥来自吉林,现任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蒋尊玉则是江苏人。

有评价认为,作为深圳政治架构的脊梁,区委“一把手”群体来源广泛,一方面证明了深圳“不拘一格用人才”的气度。另一方面,这也让掌舵一方的领导少了一些羁绊,不会受累于冗杂的地缘关系和人情往来,能够安安心心工作。

□从政履历

若从政 新闻并非屌丝专业

尽管区级党委一把手的职责和要求大多相似,但在成长的路径上,深圳十区的掌门人又各有其特点。10人中,张文、倪泽望、姜建军和刘燕都有着在企业工作的经历,这也与他们所学的专业有关。张文1991年从南山区工业发展公司职员干起,6年时间做到了工业发展总公司总经理;同一时期内,倪泽望先在华为做副总,后在康泰信工业有限公司做总经理;学建筑专业出身的姜建军从政之前,在铁道部建厂工程局工作了20多年;而年轻干部刘燕从公司职员做起,9年时间做到了深圳市建设投资控股公司开发部经理。

最近,记者劝高考状元“不要学新闻”的段子在网上很火,但郭永航、李小甘和杨绪松的经历证明,如果真学了新闻专业,从政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担任区委领导之前,郭永航在深圳市委宣传部当了四年的副部长,此后又在市文产办主任、党组书记的位置上干了3年。李小甘1982年从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宣传处做起,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的位置上也工作过近5年时间。杨绪松则是地地道道的记者出身,前后在中国教育报个岗位上工作了12年。

在现任区委书记中,有过团委系统工作经历的干部也不少,其中,张文和刘燕都是从企业转入到团区委和团市委任职,两人升迁的经历有着颇多的相似。田夫则先后担任过共青团湖北省宜昌市委副书记、党组副书记,宜昌市青联副主席,湖北省青联常委、共青团湖北宜昌市委书记、党组书记。

10位区委“一把手”的从政经历还显示,在掌舵一方,独当一面之前,部分人在副秘书长的岗位上辅佐过市委书记、市长,部分人有过区长履职经历,部分人则从纪委、组织部等党委序列的负责人岗位上实现职务提升。比如张文、郭永航和杨绪松都当过副秘书长,李小甘、倪泽望、杨洪、鲁毅、田夫、姜建军均有担任区长和副区长的从政履历,杨洪担任区委书记之前,长期在深圳纪委系统工作,刘燕则是从组织部副部长的岗位实现了转变。

□发展预期

“走得顺”大多升为市领导

除了广州,深圳是广东经济版图中的又一个重要板块,深圳的区级领导干部不仅具备加速转型的意识,也有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同时,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地缘优势和发展环境,进一步拓展了特区干部的眼界和创新思维,这不仅为深圳市级领导干部储备人了人才,也实现了特区的“干部输出”。

前任福田区委书记刘庆生的新岗位是深圳市副市长兼公安局长;袁宝成从盐田区委书记任上离开后,晋升为广东制造业大市东莞的掌舵人;原南山区委书记叶明辉现在的岗位也不错——深圳市社会工作委员会专职副主任;蒋尊玉从龙岗区委书记更进一步,成为深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而宝安区委书记鲁毅在政坛“更进一步”,成为佛山市代市长。伴随鲁毅的升迁,田夫昨日被任命为宝安区委书记,这也为他施展拳脚提供了更大空间。

尽管有着上级纪检机关的严格约束,区委书记作为掌权一方的领导干部,仍存在腐败落马的可能。今年初,原罗湖区委书记刘学强被爆出已被纪检监察部门调查。

有评价认为,深圳区级领导如果走得顺,走得稳,升迁为市领导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情。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