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州市采取“市场化选聘+阳光下运作”方式招聘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过网络报名、资格初审、履历业绩评审等7道关口,14名竞聘者成功走上市委管理的企业副职和市国资委管理的企业副职领导岗位。
变考试为评审,破解“以分数论英雄”难题。在设置报名条件时,注重其专业水平、对系统专业技术工作的贡献值、对基层单位技术工作的指导能力等专业素质要求。招聘不设置笔试环节,经过资格初审合格的人员直接进入专家履历业绩评审环节,从而有效把高分低能者和“考试专业户”拒之门外。
变面试为面谈,让实干、实绩成为第一指标。精心挑选面谈评委,采取“出题的不投票,投票的不出题”等一系列严密的措施和办法,由熟悉企业职位需求和竞聘者背景资料的行业专家担任主考官,以30分钟“一对一”面谈的形式测试每位应聘者。
变评分为投票,引入专家评审人才办法。根据企业招聘职位特点,将评审职位按投融资财务管理类、综合类进行分类,由评审专家按职位分类进行投票评审,一名评审专家只有一票投票权。
变“独唱”为“合唱”,搭建“企业用人、市场选人”平台。把选人用人第一道关交给企业党委,让企业根据自身实际高标准地设置所需职位报名条件,并由市委组织部、市国资委共同审核把关后报市委常委会研究确定。积极借鉴民企、外企招聘经验,主动与人才中介机构对接,以猎头方式广泛寻访物色人才。最终决定聘用的14人中有近3成是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被挑选出来的,所有选聘上的国企领导人员均按市场化管理方式实行企业年薪制。(通讯员 林智远)
相关专题 |
· 《中国组织人事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