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厦门以日常走访强化干部平时考核
干部工作中,“不换届不考察、不提拔不考核”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考察识别干部功夫要下在平时,这是干部群众共同的期待。然而,如何完善平时考核,把好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却是一个公认的难点。
去年3月以来,厦门市委组织部结合换届后领导班子回访,推行干部日常走访制度,由市委组织部干部处室主动深入班子、走近干部,全面真实了解班子成员履职情况。一年多来,他们累计走访单位243家次、干部620多人次,形成13份综合分析报告,使日常走访成为强化干部平时考核的一个重要方式,也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干部综合研判提供了重要依据。
走访拓宽组织部门日常了解干部渠道
“换届一年半以来,新班子运转得怎么样?单位干部队伍情况如何?”
“班子6个人来源不同,有局内提拔的,也有从区里和企业调任的,但是战斗力很强。干部队伍比较得力,但是平均年龄偏大,结构需要改善。”
……
7月31日,厦门市委组织部干部三处处长林卫东专程来到市经济发展局,走访局长柯志敏。一个小时的交谈,让他对柯志敏近期工作状态、新班子履职情况、干部队伍现状,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走访对象对干部日常走访也非常支持。“以前市委组织部主要是通过区里了解我们的工作业绩,内容相对宏观。要深入了解思想动态和具体工作情况,还是要到我们身边来。”海沧区新阳街道办事处主任周建军说。
“看似平常的走访,却是干部平时考核方式的突破!”林卫东告诉记者,之前他当面了解干部主要在年度考核、换届考核、任前考察等时间点,平时的了解渠道主要是汇报材料,“不像在走访中了解印象这么深刻”。
日常走访也拓宽了识别干部的渠道、提高了所获信息的真实度。“年度考核、任前考察等正式场合的谈话,拉开一个架势,谈话对象会有压力,有的事不愿讲。”林卫东对此深有感触,“日常走访则是轻松的漫谈,干部容易建立信任感,不回避矛盾,愿意摆问题。”
厦门市管干部近千名,分布在市直部门、区镇街、国企和院校等。这么多部门单位是否走得过来?早在年初,他们就制订了全年走访计划,统筹走访时间,每月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走访。比如,去年6-8月走访镇街党政正职,8-10月走访市管企业。
“任前考察、年度考核等了解干部的方式要求扩大谈话面,而日常走访的重点在深入。”厦门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石牵助说,走访对象以“主官”为主,各区重点走访党政班子成员,市直单位重点走访主要领导及新提拔、新交流的干部,国企重点走访正职领导及分管主业经营的副职。
立体了解干部提升组织部门把关底气
“有些干部‘成绩单’上的数字很漂亮,可是不能只看数字,而要通过平时表现全面立体地了解干部德才。这个道理大家都懂,有人却以没时间、没手段为借口,忽视了平时考核。”厦门市委组织部干部二处处长张建军认为,日常走访补齐了考核链条缺失,关注干部工作的背景和过程,洞悉“成绩单”背后的故事。
今年6月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充分发挥民主结合起来,发挥党组织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领导和把关作用。“党组织敢把关、把好关的基础是什么?就是对干部有深入了解,心里才有把关的底气!”厦门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陈秋雄掷地有声。
为了在走访中对干部了解更多,厦门市委组织部采取了登门个别访谈、主动约谈、实地走访、跟踪走访、座谈了解、结合性走访、检查式走访等多种形式。干部二处副调研员刘建虎认为:“根据班子和干部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走访方式,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一次次走访,让干部处室的同志底气越来越足:“目前对各班子干部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了。比如搞干部交流心里就有数了,能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而在此之前,“让我讲意见我都不敢讲,别说了解了,有的干部都不认识。”有人坦言。
日常走访并非厦门干部平时考核的唯一途径。与走访了解相配合,走访人初访时收集各部门单位近三年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班子成员分工,以及干部队伍建设自查报告等,建立日常走访文书档案。同时,与市效能办、统计局、发改委、国资委等单位建立联系,及时收集有关月度、季度简报和数据等反映班子工作、干部表现的信息,同步收入走访档案。
走访结果用于综合研判
当前不少地方,干部很少主动到组织部汇报工作,怕被人认为是“跑官要官”;组织部干部处室也很少上门找干部了解情况,“找干部谈话就是要调整干部”的误会让他们愈发敏感。
而厦门市委组织部已经常态化的干部日常走访,揭开了干部工作的“神秘面纱”,同时还掌握到许多一手信息:有成效明显的探索创新,也有不易暴露的深层问题。
记者在厦门市委组织部提供的一份《走访情况汇总表》上看到,每一个走访单位的走访时间、访谈人数、班子情况、工作情况、队伍情况、存在问题、意见建议等项目,均有清晰记录。此外还专门辟有“优秀干部”一栏,用于登记在走访中发现的好干部。
平时考核发现的问题在平时解决,这是厦门干部日常走访制度的显著特点。在走访中了解到个别单位的两位主官互有不满,市委组织部协调主管部门领导找他们谈话,及时化解了矛盾。
“以前都是问题特别严重了,干部才到组织部门反映,日常走访提供了一个反映问题、发现问题的渠道,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鸿平表示,这是走访结果的初步运用,也是对走访对象“走访了解情况不能高高挂起”期待的回应。
通过走访,厦门深入了解了每个班子及成员履职情况,也梳理出全市干部工作的一些共性现象。《关于镇街党政正职走访情况报告》、《关于市属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及运行机制走访了解情况报告》等综合分析,为干部提拔选任、管理监督、考核评价各环节提供了重要依据。
一个干部、一个班子的问题得以及时解决,一个干部群体的问题,厦门也在综合研判的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去年在走访中发现,发展一线的重点项目、重点工程亟需人才,镇街基层一线征地拆迁任务重亟需会做群众工作的干部,厦门推出“千人挂职计划”,为发展加派干部力量,也让干部在一线快速成长。(记者 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