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聚焦问题推动组织工作创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抓住影响和制约组织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下大功夫研究,下大气力破解,推动组织工作在攻坚克难中创新发展。我们要增强问题意识,勇于直面问题,把握问题规律,善于解决问题,推动组织工作创新发展。
聚焦问题审视工作。问题是事物的矛盾。矛盾无时不有,问题无处不在。问题既表现为工作遇到的困难、疑难、意外、“拦路虎”等,又是我们工作的动力、创新的基点、事业发展的突破口。我们要从统筹伟大事业、伟大工程、伟大斗争和实现党的伟大历史使命的战略高度,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直面工作中的困难、现实中的矛盾和党员干部群众的关切,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准确把握工作、科学预见趋势,以敏锐的视角提出问题。当前要按照会议精神对照标准找不足,对照目标找差距。要重点查找是否落实了管党治党责任,是否恪守了干部工作的“四个坚持”的原则,是否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是否保持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是否做到了“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切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等等。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用问题的眼光审视工作,并不是不看成就和进步,更不是否定成绩,而是警示我们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准确的判断,知不足而后进,防患于未然。
聚焦问题推动工作。工作就是解决问题。对待问题的态度不同,结果也迥然不同。采取遮遮掩掩、避重就轻或熟视无睹的态度,只能使问题变成“老大难”,工作在原地“打转转”,损害了组织工作的形象和公信力。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知难而进、认真解决问题,工作就能像“钉钉子”一样,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向前推进。当前,特别要着力解决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干部工作中“唯票、唯考、唯GDP、唯年龄”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坚定理想信念,防治精神“缺钙”和“软骨病”;要强化担当意识,敢于迎难而上、敢于承担责任、敢于坚决斗争,面对问题勇于亮剑;要深入基层,问计于民,在实践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大力改革创新,敢闯敢试,找到问题症结所在,对症下药,突破工作瓶颈;要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发扬愚公精神,奋力攻关,久久为功,通过解决一个一个的具体问题,积小胜为大胜,必然会推动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聚焦问题检验工作。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评价一个地方和单位的工作好不好,既要看做了什么工作、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也要引入问题标准。一是看问题是否抓住。是不是抓住问题不放手,小有小改,大有大改,马上就改,改就改好。二是看解决得怎么样。既要解决个性问题,更要解决共性问题;既要解决面上的问题,更要防范潜在的问题;既要解决小问题,更要解决关系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尤其要解决好影响广、危害大、群众关注的问题。三是看群众是否满意。群众的眼睛是标尺,群众的体会最深刻。问题解决了没有、解决得怎样,群众最有发言权。问题解决得越多、越及时、越彻底,群众就越满意。如果工作搞得轰轰烈烈,而问题未解决,那只能是形式主义的东西。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它随事业发展而生,随事业发展而亡,又会伴随新的发展迎面而来,如此往复,生生不息。只有强化问题意识,才能把工作抓得更准、更实、更有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