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组织人事
四川省启动“百人计划”一周年,首批58位干部交流任职

两名交流干部的成长样本

2013年05月09日14:26   来源:华西都市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从达州通川区交流到省经信委的覃有军。

从省委政研室交流到宜宾兴文县的石明。华西都市报记者曹笑摄影雷远东

4月15日早上5:40,闹钟准时响了。

覃有军起床,洗漱、早餐;6:18,他来到犀浦西区花园公交站台,坐上第一班320路公交,赶往位于天府广场的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班。

到省经信委前,覃有军是达州市通川区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他是四川“百人计划”58名双向交流干部中的一员,去年5月交流到了省经信委,任直属机关党办副主任。

这一年,覃有军是否适应了新角色?另外57名年轻干部的交流之路又是否顺利?

我们对这个群体的关注,从去年就已开始。

A 覃有军:从乘专车到每天挤公交坐地铁

达州市通川区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2012年5月交流后任省经信委直属机关党办副主任

最近被省经信委按组织程序下派到甘孜,挂任州委副秘书长

去年12月和今年4月,华西都市报记者多次面对面采访覃有军。

覃有军的基层领导经历中,有件事不得不提。

2006年12月21日晚7点半左右,达州宣汉县中石化清溪一井因钻井时突遇高压气层,发生天然气溢流事件。清溪镇当时的党委书记,就是覃有军。

之后,覃有军又历任县级部门局长、市级部门领导、2010年9月调任通川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因工作需要,这时的他,已配有公务专车和工作人员。

坐公交上班的“办事员”

交流到省经信委后,覃有军几乎只是省级机关的一个“办事员”,上班下班没有专车,只能挤公交、坐地铁。

“每天早晨5:40,闹钟一响就起床。洗漱、早餐,6:20坐第一班公交320——320公交从金沙到郫县,途中要经过犀浦;6:52前,赶到羊犀立交,地铁站这时刚刚开门;7:02,第一趟地铁到来;坐到天府广场,7个站只要16分钟左右,7:20左右到天府广场,每天7:30之前,就能进办公室。18:00下班原路返回。快的话,19:00就能到家。”

“每天这样,方便吗?”“公交转地铁、地铁转公交,不堵、不等,很方便。”“我是去年5月10日到经信委报到的,地铁二号线9月16日才开通,那时很不方便:先要坐320路公交到羊犀立交,然后转30路公交到西御街,每天基本上要耗两个半小时。”

“以前坐过公交吗?”覃有军闻言一笑,坦言:“以前在达州、在通川,几乎没坐过公交。”

每天“早读”成为习惯

一年的“办事员”工作,他很快就养成了习惯:每天早上7:30前到达办公室开始“早读”。“我是从基层来的,对经信委的业务不熟,‘早读’也是补课。”他的“早读”内容很多:研读国家和省上的重要会议精神,学习各职能处室、委发文件和每期委务会纪要,及时将各处室在内网发布的各类经济运行形势通报摘抄下来,强行记忆、反复琢磨。

去年底,经信委全委公务员年度考核,覃有军被评为“优秀”。对5月份才来报到的覃有军来说,这非常不容易。

一年过去了,覃有军也有很多感悟:“过去在基层,认为省级机关工作很轻松、基层才辛苦。哪晓得,省级机关也特别辛苦。

经信委主管全省的工业经济、经济运行和信息化建设等职能,委领导每天都在奔波,日常工作安排得满满的。”

在覃有军看来,“交流干部的心态很重要。要放下以前的架子,做事要踏实、不能虚;对人要以诚相待。你在熟悉新机关、人家也在熟悉新同事。”

B 石明:下基层的“最牛县长”

省委政研室政治处副处长——2012年5月交流后任宜宾市兴文县委常委、副县长

双向交流之前,石明是省委政研室政治处副处长,四川省记一等功公务员;交流后任宜宾市兴文县委常委、副县长,分管国土、规建、城管、新城开发项目组等工作。

十年前即在一家省级日报开专栏针砭时弊。在省委研究室工作期间,参与过省党代会报告起草,担纲过数十项省委重大课题、重要文稿文件的执笔,是《四川日报》特约评论员、理论部特约专家,是机关的“写手”。

他上任兴文仅3个月零15天,就被广大网友亲切称为“最牛县长”。

将商贩请进市场

到兴文后,第一块“硬骨头”,很快找到了他。

兴文县城西有个农贸市场,摊位多,门面也不少。但多年来,商贩一直认为“市场里生意不好”,到街上摆摊设点,造成街道拥堵。而市场旁就是县人民医院和幼儿园,救护车无法正常出入,接送小孩的家长怨声载道。历届政府对此十分重视,多次欲取缔“以街为市”,但屡试屡败。

上任后分管城管工作的石明,和农贸市场有了交集。

石明分析:商贩不愿去市场里摆摊,肯定有自己的理由,而这很可能是彻底解决问题的关键。他多次到市场走访商贩,终于知道了原因:市场里灯光暗、空气不好,“买主哪个愿意进来买菜?”

石明找到市场的老板曹中华,以朋友身份邀他喝茶聊天,曹中华终于同意在市场里安装电灯、电风扇,打通专门的通风道,彻底改善了市场的环境状况。

这之后,石明又与城管和工商组成劝导队,让商贩们逐渐自觉到市场内卖菜。街道终于畅通,市民买菜不再挤,救护车也可顺利通行,大家无不拍手称好。

带着情感做工作

曹中华被石明的工作作风感动,他主动将政府支付给他的20万元市场租金全部捐出。在县委书记沈军和石明的鼓励下,曹中华在大河苗族乡修建了“龙门桥”和“洛威桥”,解决了数千苗汉同胞出行的大问题。

2012月8月25日,在两座桥的开工仪式上,石明以“打油诗”的形式讲话:“今天期辰好,大家劲头高。开工把路修,桥通路不遥……”这段“打油诗”后来被人发在网上,引发全国近百家网络媒体转载。石明因此被网友称为“最牛县长”。

仅一年,越来越多的兴文人,和石明结下了深厚情谊:

马栏湾廉租房居民区被当地人称为“贫民窟”。石明多次主动上门,和小区居民谈心,并帮助解决了小区路烂、漏水等问题。马栏湾的居民,从此将石县长当成了朋友……

县城边缘的城西路修整需拆一家面条厂的厂棚,老板先老七怎么说也不肯拆,石明又主动上了门:得知先家第二天要接媳妇,石明不请自来,“赶礼”后吃起了“坝坝宴”,有群众感慨:“石县长,你这样子的作风,要是我也会带头拆迁。”

这一年基层工作,石明觉得虽压力大,但收获多于挫折,正能量居多。

名词解释:百人计划

从省级机关选50名干部,到县级党政基层任职;从县级党政基层选50名干部,到省级机关任职。经省委同意,四川去年首次启动了这项计划。

从前年开始,省委组织部就开始动员干部个人报名和组织推荐,并在此基础上经严格挑选,从省级单位推荐到县区任职的100多名干部中确定了32人,从市州推荐到省级单位任职的100多名干部中确定了26人,首批一共58人。

去年4月27日,“百人计划”首批年轻干部双向交流任职动员大会召开,58名干部自那天起即刻奔赴新岗位,并在去年5月10日前,全部到达新岗位。

记者手记:不变的是责任和情感

四川此次推出的“百人计划”,与此前推行的上挂下派有本质区别。以前的上挂下派,大多是“挂空挡”,而这次,交流干部彻底告别之前的单位和职务,到新单位任实职。

我们只选择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个人,来关注这个群体。

覃有军们,将基层历练后的经验、教训、处置复杂问题的能力,带到了省级机关,改变了省级机关部分干部“家门校门机关门”的局面。

而具有了解宏观形势、熟悉国家政策等优势的石明们,则将大机关的视野、统揽全局的研判能力、预判眼光,带到基层,放下架子、收回澎湃的思绪,从小事、琐屑事、细微事做起,也很快得到了当地百姓的信任。

通过近一年的关注、观察,我们看到,这58人变的只是头衔称谓;对工作的责任和对百姓的情感,却始终如一。华西都市报记者曹笑

(责编:吴斌、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