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组织人事

破茧与蜕变——四川凉山州为追赶跨越发展超常规推进人才工作

凉组 廖虎
2013年02月01日15:31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编者按

推动科学发展必须优先发展人才。作为西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四川凉山州适应追赶跨越发展战略需要,以超常举措,大胆探索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开发的新路径。凉山州高位谋划和超常规推进人才工作的做法,为推动人才优先发展,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如何突破人才发展瓶颈,提供了有益借鉴。

2012年12月初,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大学副校长、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科技部973项目首席科学家魏于全及其科研团队一行15人到四川凉山州西昌市。他们此行的目的是与凉山州“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就合作建立省级院士工作站工作进行细化与敲定。其中,最重要的是合作研发三个国家重大一类新药项目。这个持续30年、总投资20亿元的研发项目,将极大提升凉山医药科技创新能力、医疗临床研究水平,推动凉山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20多天后,好医生药业正式被四川省委组织部、省科协评定为省委、省政府授牌的省级院士工作站,国家级重大创新新药研制项目也同步落户凉山。好医生药业成为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唯一一家省级院士工作站,凉山州实现高端聚才引智“零突破”。

作为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近年来,凉山彝族自治州以超常举措,大胆探索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开发的新路径,着力打造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才高地。

追赶跨越与高位布局

和大多数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一样,人才匮乏问题是制约凉山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截至2009年,全州人才总量23万人,仅占人口总量的4.7%,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同时,人才结构不优、素质不高、分布不均等问题仍然突出。

顺应当前凉山追赶跨越发展态势,超常规推进人才工作突破性发展时不我待、势在必行。凉山州党委、政府从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大视野中设计人才发展规划和路径。“抓人才工作要有大思想;抓人才工作要有大觉悟;抓人才工作要有大规划;抓人才工作要有大举措;抓人才工作要有大保障。”凉山州委常委、组织部长冯斌这样认为。

五大人才理念,首先体现到人才战略规划的制定和落实上。凉山州专门邀请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人才研究所11名博士专家,指导编制全州2011年到2020年的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这是一个和自治州中长期发展战略相吻合的人才发展战略。

2011年,凉山州提出“三步走”跨越发展战略,即2012年GDP超1000亿元以上、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突破100亿元,到2015年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挺进四川经济发展“第一方阵”,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比照这一发展战略,支撑凉山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人才培养开发时间表、路径图,因此诞生。

2012年12月14日,凉山州举行首次人才新闻发布会,推出《凉山州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年—2020年)》及其9个配套文件的“1+9”聚才引智顶层设计规划,大力吸引优势支柱产业人才、高层次领军型人才、优秀企业家人才等。到“十二五”末,凉山州每年将多渠道筹措人才培养开发资金1000万元,专门用于各类人才特别是钒钛、稀土、烟草、花卉等优势资源产业人才和社会事业紧缺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培养、开发。目前,已经建立起了350万元的人才培养开发专项资金。

梯次构建与破茧蜕变

2008年以来,和全国一样,处于高速发展的凉山遭遇到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作为资源型经济为主体的凉山进入到了市场的严冬:铜价直线跳水、铅锌库存剧增、铁矿严重亏损……

在此形势下,凉山州开始铸造发展的内生动力:力图在清洁能源、钒钛新材料、生物资源加工、特色高效农业等特色新兴战略性产业上予以突破。

宏观发展战略的转变,开启了人才发展战略的破茧与蜕变。

严俊波和耿福能是凉山企业界领军人物,他们分别创建了中国调味品行业的领军企业豪吉集团和中国药业知名企业好医生药业集团,他们均获得凉山州首届杰出创新人才奖。

设立这一奖项,是凉山州调整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决策使然。

凉山“优势支柱产业领域人才”、“园区人才”、“高层次领军型人才”培养开发力度随之加大,和凉山州的整个战略方针丝丝相扣,互为支撑。

以优势支柱产业人才为例。近年来,凉山州立足资源优势,在资源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前提下,实施了大企业大集团带动战略。从国家巨型水电站溪洛渡、白鹤滩、锦屏等电站,到攀钢集团、江铜集团等,争相布局凉山。凉山州以此为契机,既从进入凉山的大企业大集团吸纳、使用人才,又为这些企业提供相应的人才配套支持。产业园区人才培养专项资金“筑巢引凤”,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大学生公寓拔地而起……

与此相对应,全州技能型人才和实用型人才队伍培养开发加力加劲、同步推进。从2010年起,凉山州连续多年实施“百千万”和“万名乡土人才”培训工程。每年组织100名省、州专家在藏区、彝区培训1000名教师和1000名医务工作者,在平坝河谷地区培训10000名现代农业示范区农村实用人才。2012年,投入近100万元在浙江大学集中培训企业高级管理人员130余人,珠海、成都等发达地区专业人才对口援助交流通道不断拓展……

从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到产业领军人才,凉山州的人才培养开发逐步形成合理梯次结构。

政策保障与服务跟进

“2011年是人才服务年,2012年是人才政策年。”冯斌对凉山近两年人才工作作了简要概括。

2011年11月,多位特级教师来到自治州下属的普格、木里等县,他们是依照“人才服务年”的要求,对彝区、藏区的乡村老师开展教学辅导与培训。

同时,州、县两级“百名专家百场讲座”开讲。全国“三农”问题知名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温铁军等先后受邀到凉山讲学。

2012年,凉山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凉山优势支柱产业领域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9个系列文件。从政策层面努力解决优势资源产业人才匮乏、高端领军人才紧缺、社会事业(民生工程)人才不足、存量人才亟待提档升级等问题。

同时,2012年,凉山州5类(国务院特贴专家、省特级教师、省优专家、州级拔尖人才、州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专家人才创新科研工作资助(津贴)标准从人均每月130元提高至800元,增长6倍多,每人每年净增8000余元。

凉山探索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开发的路径逐步清晰。人才工作的超常规推进将为凉山实现追赶跨越发展的历史新巨变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相关专题
· 《中国组织人事报》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